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为何让赵云尽心保护刘禅?
刘备,白帝城,蜀汉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为何让赵云尽心保护刘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了牵制制衡诸葛亮,刘备还采取了二个措施。一是遗诏尚书令李严 辅少主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二是命赵云保护太子并监督诸葛亮。因为赵云曾经百万军中救阿斗、和太子有感情基础,且职位不高对太子地位无威胁,再者赵云武艺高强、忠贞勇诚和诸葛亮关系也好。
刘备白帝城托孤比起同期魏国将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东吴的孙权将孙亮托孤于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场的结局,尽管诸葛亮、李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权利之争,如李严请求割益州东边五郡为巴州,诸葛亮没有许可;李严因为犯错被诸葛亮免职等,但总体而言,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因此流芳千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坎坷这么多年,历经那么多年的不如意,60岁才称帝,怎么会舍得把皇帝位置给诸葛亮,诸葛也清楚自己也没那么大的实力,毕竟一大批武将(赵云等)和谋臣(李严等)死心跟随刘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这里的“取”是取舍的意思,意思是让诸葛亮行霍光事,可以自行废立,不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如果是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刘备会说:君可自代。话说刘备一生有四个儿子,三个是亲生的,还有一个是义子。义子刘封在白帝城托孤前已经被杀了,而且皇位也不可能传给义子。亲生儿子中,刘禅是长子,昭烈皇后甘氏所生,子以母贵,他就是嫡长子。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叫刘永,另一个叫刘理,皆是庶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讲究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贤。尽管刘禅是烂泥扶不上墙,他都必须继承皇位。废长立幼在古代是最忌讳的,是取乱之道,除非不得已,不然断不可行。刘备的意思是说,如果阿斗真的扶不起,你诸葛亮可以废掉他,改立我其他的儿子。历史上刘永和刘理都比刘禅强,就因为他们是庶子身份,就此与皇位无缘。再说了,如果刘备想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就不可能也让李严和诸葛亮一起辅政。也安排李严辅政,这是刘备的帝王心术,目的就是牵制诸葛亮,确保刘姓江山稳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刘备并不是真心这么说的,一则诸葛亮才华横溢,身居高位,有实力,有能力夺权,刘备是想试探诸葛亮是否有夺权之心,去没有,就辅佐刘禅,有可能就会除掉,刘备其实担心他死后刘禅的安危,所以让虎将赵云尽心保护刘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君可自取的解释
刘备对诸葛亮托孤,说的是君可自取。
对这句话的理解,一般认为刘备的意思是,若刘禅可以辅佐,诸葛亮可以辅佐刘禅,如果刘禅不能辅佐,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但这里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我个人也偏向于这种解释。
也就是说,刘备的意思是,若刘禅可以辅佐,那么诸葛亮可以辅佐刘禅,若刘禅不可以辅佐,那么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其他儿子中,自行选取一个立为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君可自取)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后边的一种意思,无疑从逻辑还是实际情况上,都更能说得通。
1. 刘备托孤诸葛亮给的是废立的权力,也就是类似历史上的霍光废帝另立,而不是让诸葛亮自立的权力,这无疑更合乎实际。毕竟无论刘备多信任诸葛亮,都难以说出让诸葛亮自己取而代之的话。而一般没有想到这点,是因为赵云多次救刘禅,让人一直误以为刘备就刘禅一个儿子,实际上后来刘备的儿子不只一个。
2.如果是废立的权力,诸葛亮可以自取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意思,诸葛亮自取就有问题了。刘禅到底能不能辅佐,诸葛亮说了算,而诸葛亮本人还可以取而代之,这不就是说诸葛亮想要废刘禅就能废,而且这样说诸葛亮如果有心,不会存心诱导刘禅做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这里与道理不和。
3.赵云保护刘禅这个更说得通,首先赵云多次救过刘禅,这个时候,如果是诸葛亮自己取而代之,以诸葛亮的智慧,以及谋求内部的尽量稳定,他不会动刘禅,曹丕都没把汉献帝如何,诸葛亮如何会动刘禅。反而是诸葛亮如果是废立,新上任的皇帝,会不会放过刘禅才是两说,所以需要赵云看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份关系决定了白帝托孤顶层设计与安排,刘关张核心权力管理层且有名分约束,赵云实乃刘备家臣兼私家保镖,诸葛亮本质上无非刘备个人师友。[灵光一闪]
上一篇:如何面对孝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