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述而不作,却为何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孔子,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述而不作,却为何半部论语治天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至于形象而谈,孔子述而不作,传承与创新在今天则另有两种盛况空前:初导型,比如教师;顶级派,莫如演说。举例说谁或谁,大家不那么耳熟能响,但至少我的教师有叫周兰萍,我听过哪怕非现场的演说者有叫周文强。所谓儒,就我个人而言,这叫走火入魔的古往今来学习上犯了错,真不知这道犯错不改还要影响给今天与未来到什么时候,才肯罢休!
接着我们继续探讨一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为何性。虽然这纯属是《论语》传世之后的有人发出了感慨,那么,半部论语能不能治天下呢?答案是能;能在“什么准则才叫治天下了”的、无疑是治天下人的精神状态嘛!
首先,不论你谈农工商,谈体育,谈钱,谈科学技术,谈爱好艺术的电影电视、音乐绘画,相声小品,杂技绝活,等等各行各业;难道人世间走一遭的你,归根结底不是在活你自己那一份精神状态?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的,治天下,就在治精神状态的,足以治万物的万有之治。
比如说,当今有人说:爱治万物;甚至郭富城唱的流行歌曲,填词者叫小美,《羡慕我》里面就有一句:爱可以治万物,或迷人。理性与感性说这的确极显总结点的语气感。但是难免太笼统,简直上得了书架,可惜不配下种农田。
那么《论语》又是如何具体关乎在治天下精神状态的具体性呢?更夸张而下结论的话,半部------其实一个首篇句段就足以唤醒在无非天下了治精神状态!天下人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最大可能性做够“天、地、人和”还有啥不成良性循环之治理。《论语》开篇第一句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就是指明概念在“天”,试问天下之大难道不是学习吗:通过学习获得说服力不正是知解天下也不难了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概念指的就是“地”:所问地上无论多么远近宽广,没有朋友往来连地球都从何谈起堪称宇宙独具性,朋友往来没产生乐意在像音乐舒服感、还谈什么往来价值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就总结性概念归结指的人和:人与人都不够和睦和谐,被不被天下知情又或愠闷、又哪来这值得标榜的意义;一团和气了凡夫俗子难道不应该更争当,君子那般个人我所精神状态和人格魅力等同等寿如天命之子君王的,正能量积极追求!
完全解读懂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句段,然后全部将近五百个句段纵观,治天下就不在话下了。毕竟,相比治天下,安天下才更有待全人类社会合纵坐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这问题说明对历史不是很了解,首先孔子是写了易经十翼,论语基本都是零散的对话,并不是成体系的。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只读了半部论语,但他的治天下的本事可不是靠半部论语。说这话不过是抬举,或者说宣传策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的读书笔记,“术而不作”是因为圣人都知道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缺陷,普通人会按照各自的认识境界去理解,误解圣人的真实意,所以单凭读书很多人成了书呆子,“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每个人读了《论语》都可以治天下,只有部分修行者,达到一定的境界,读懂了圣贤书才能理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爱心人士,只要有心施救,准成,不讲出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宋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以讹传讹的,没有可信的史实和史料去证明!
除了没有史实证明外,这句话看上去有理有据,事实上也经不起推敲。
因为赵普说他用了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平定天下,显然这是对《论语》的一种亵渎。
因为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走上皇帝位,是从他的结拜兄弟柴荣之后的孤儿寡母手上夺得的。
在道义上本来就不被肯定,如果说这也是靠《论语》的话,显然是不会有人信的。
与其说论语是一门管理学,不如说论语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问。
杨绛先生说过:“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纵览全书,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整天在一起嬉笑怒骂,为了学生稀奇古怪的问题做答疑,脑瓜子滴溜溜地转。他们在一起讲学问、发牢骚、闹矛盾、聊吃穿、碰钉子,在背后夸这个那个,也背后说别人坏话。
各色人物各有特点,形象生动、丰富、饱满,跃然纸上。如子路的勇猛率直,颜回的好学寡言,子贡的聪明灵活,曾参的谨慎迟缓,宰我的尖锐古怪,都能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论语》一书在构建、塑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起到了首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和固化,每个中国人的基因编码里必然有着《论语》的精髓和灵魂。
但凡中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论语》的影子。我们出行要“游必要方”,长大会说“而立之年”,交友时要“言而有信”,学习要经常“温故而知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