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中生适合自己拥有手机吗?
手机,孩子,学生高中生适合自己拥有手机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高中生适合自己拥有手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日,江苏淮安阳光中学一名高三老师打学生耳光并砸烂学生手机,尽管很多家长支持老师这样做,但是,最终老师受到了停职检查的处罚。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果老师因此而不能晋升,对其职业生涯和经济都回来了重大的损失。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通常呆三年就走了,而老师却要靠此为生。
所以,奉劝学生不要带手机到学校,有可能给帮助你升学的老师带来巨大的麻烦。
其次,高三面临高考,班主任停职检查,学校当然会派其他的老师来接手,但是,一个老师要熟悉一个班级的学生需要过程,再说临时接班,新手难以全心投入。
另一方面,一个班级的学生要适应新的老师也需要时间,更有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所以,带手机到学校,给同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当学生带手机到学校被抓住后,问题还需要妥善处理,通常会通知家长到校。
我的一个朋友是开出租车的,因为小孩在学校玩手机,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生意赶到学校,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不说出租车停一天的经济损失,单说父母到学校,忙上忙下到处找老师、找领导,接受班主任的训诫,该有多么难过和尴尬——这一切就是因为你不好好学习,带手机到学校惹的麻烦。
2019年高考前夕,我们学校开除了5个学生,原因都是在寝室里玩手里。校长为了杀一儆百,“宁可少考几个,也不能坏了规矩,坏了校风”。
十年寒窗,临到收获的季节,却因为不必要的带手机而被勒令退学,对自己的人生该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啊!
总之,高中生不应该带手机到学校,这会给老师、家长、同学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影响,切忌因小失大。
@大希教育园地,高中班主任,真心解答教育问题,谢谢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买不买手机背后其实暗示着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如果只是就事论事,那问题将会层出不穷,手机之后还会有衣服、鞋子等问题;如果父母了解孩子在青春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并且采用相对应的态度,那手机这样的问题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了。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持有高度支持和高度要求的明确态度。
01
15-17岁青春期孩子的特点
孩子从“为什么我不能”逐渐进入→“我如何才能变得重要”阶段,他的生活焦点由“追求自由”逐渐进入→“卓尔不同”阶段。
1)叛逆、冒险、勇于尝试、标新立异、理想化、不切实际等这些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征。
2)孩子需要成人的帮助,比如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个人行为准则等。
这里有两点要明确:
教给孩子自立。
教给孩子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方式。
支撑这2点需要建立2个意识:
“我有能力”的意识。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3)孩子会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此,多问孩子,多倾听孩子,这是最好的与孩子的联结方式。
4)追求自由是孩子的行为特征。因此,父母要放开手,尽可能的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02
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相处?
1)避免陷入2个误区
1、父母“装傻”。面对孩子对自己的质疑,会王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不承认自己当时的诺言。这样的结果只能失去孩子的信任,亲子关系也会渐行渐远。
2、父母仍然在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比如说,唠叨、说教、惩罚等教育方式。这只能引来孩子的对抗和叛逆,“不听话”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2)我有3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建议一:事关孩子自尊的事情,要高度支持。
1、因为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常常会有“假想关注”、“怕低人一等”、“自卑”等心理状态。所以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条件,父母需要给予满足。
2、买手机的事情是个可以孩子交流的契机,也是教育孩子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朋友圈,他在和谁联系。和孩子谈谈关于友谊的理解;可以和孩子谈谈金钱和财富的关系,聊聊钱是怎么来的,钱应该怎么花。
建议二:事关他人的事情,要高度要求。这里有个关键点容易被忽视,很多家长关于“原则性”的事情,其实都是他们自己定的,也就是这是“自家”的事情,还涉及不到与“他人”的关系。所以说,当孩子的行为规范违背主流价值观时,比如说法律、社会规范等约定俗成的事情时,必须对孩子高要求,不然就是没有家教。这是作为家长的基本责任,不能随意放任孩子,这样也就不会落入“骄纵”孩子的陷阱之中。
建议三:父母需要透过孩子要手机的表面看到事情内在的本质——他想要什么。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其目的的。
孩子也同样如此。孩子需要手机,上网课只是手机用途之一,更多的是需要和同伴联系,在同伴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与同伴关系已经超越了家庭关系,他在寻求同伴的接纳和认可。
03
总结
父母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时候,需要转变过去的教育思维——由保姆式转换为教练式,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特点,这样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最有力的支持,否则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将是沉重的枷锁,严重阻碍孩子的成长,只会带来孩子的叛逆和反抗。
在孩子的青春期里,父母们其实就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接近于成年人了。
最后,我想用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青春期是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用放任或过度干预的方式养育孩子,将会妨碍和阻止十几岁的孩子顺利完成其完整的成长。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给予孩子更加独立自主和表达自我的机会,那么在孩子的青春期这一阶段,我们将看到他们更好的表现。
【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独特观点(第116篇)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你一起,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个有温度的答案。
上一篇:购房贷款80万,手里现有50万,是提前还款好还是用50万投资好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