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中正,士族,门阀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很快曹魏集团被司马氏所取代,司马氏本身就是通过笼络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才避免再次陷入内战的。因此九品中正制在司马氏的西晋时代,被世家门阀玩坏了。
九品中正制,虽然依旧给予寒门子弟晋升的机遇,可只能归为下三品,上三品成为世家豪族子弟所有,中三品则是投附世家豪族的子弟所占据。
因为九品中正制,首要考察的就是家世……就将寒门子弟第一时间排除在外了。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察举制”影响之下的中土千年历史
“察举制”直到隋唐举行科举考试之后,才逐渐消失在中土的历史舞台,因此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然成为朝廷中枢获取人才的首要制度。
直至世家豪族在南北朝百年的混战中,逐渐被打破,大量人才流落民间之后,同时科技的进步,才让隋唐时期,民间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才将门阀集团清除出中土历史。【真正让门阀彻底,是宋、明两朝,不断强力废除宗族关系,通过软实力、强硬手段等,将宗族关系拆分】。
图片均来源网络
原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好,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这个制度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光是九品中正制度导致门阀政治,还有其他因素。
士族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的变态、有暂时性与过渡性,这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局。当轴士族控制皇权,操纵政柄,在一定时期内其统治居然比较稳定,朝廷政变极少出现。但是从秦汉以来传统的政治体制说来,国家权力结构的这种变化,毕竟是不正常的,不能长久维持。
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前此的孙吴不是,后此的南朝也不是;至于北方,并没有出现过门阀政治。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
东晋政局由稳定到动乱,由动乱回复新的稳定。每一次这样的变动,居位的士族就被新的门户代替。在皇权不振、士族专兵情况没有改变的条件下,这种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将一直进行下去。
大体说来,士族名士之忘身物外者易获盛名,而处高位以保障士族利益的,却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不废事功特别是善于经营武力的名士。东晋以来,门阀士族中不断有这种人物出现,门阀政治的延续实际上是靠这类人支撑。一旦到门阀士族中不再产生这种人物,门阀政治就会出现危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门阀士族之所以会和政治挂钩,是因为曹魏时期实行的官僚选拔制度决定的,这个选拔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从古到今,官员的选拔都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例如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在魏晋时期却没有这样的好事儿,如果你不是门阀士族里的一员,你根本不可能进入官员体系。换句话说,只有那些大家族成员、也就是门阀士族成员才可以进入朝廷,和皇族一起治理国家。简单来说,这种门阀士族成员和皇室家族共同治理国家的现象,就是所谓的门阀政治。
中外的许多学者都认为门阀政治现象横跨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且把这个政治现象出现的原因简单地解释为政治联姻,也就是指门阀士族是凭着和皇室家族联姻才拥有了政治权力,比如东晋的王氏家族,曾经先后把自己的八个女儿嫁给皇帝当老婆,从而增强自己家族的影响力。但是,这里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通过梳理东晋的历史,发现真正的门阀政治现象并不存在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只存在于东晋的一百年。
另外,门阀政治也并不是很多人简单以为的政治联姻,而是一种皇权的变态,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有着非常特殊的性质的。
因为自从秦汉两朝大一统开始,皇权政治就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哪怕是在汉朝出现过太监干涉政治的现象,那也只是皇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变种而已,皇帝的权力并没有被瓜分。而西晋时期的士族还只是依附于皇帝,所以只有东晋的这一百年,才存在门阀士族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皇权的格局。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两千年的皇权历史过程中,我们所熟悉的皇帝专制是一种常态,而东晋的门阀政治算是个例外,那就是皇权和士族共同治理天下。这种例外可以称之为皇权的变态,也是为了强调门阀政治的特殊性。门阀政治的形成受到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这里通过对这些复杂因素的考证分析,对门阀政治的起因、经过和衰败做出详细介绍,让人们对门阀政治有了全新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看看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究竟是怎么回事。第一个重点问题是:东晋建国时的背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第二个重点问题是:东晋门阀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个重点问题是:东晋门阀政治是如何维持下去的,维持住这种政治平衡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东晋建国时的背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当时的情况相差悬殊。三国后期,司马懿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在公元266年建立晋国,并且很快灭掉了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果晋国建立没多久,司马炎一死,国家瞬间陷入了一场混战。各地的藩王为了争夺王位,他们不惜手足相残,这也就是所谓的“八王之乱”。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藩王们开始与关外的少数民族合作,把一场汉人内部的权力争夺战,慢慢地演变成了民族战争,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战争在长江以北打得是不可开交,然而战火却并没有波及到南方,以前被孙权掌控的江东地区躲过一劫,成为了战略大后方,专门为前方运送粮草。所以啊,当北方人民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南方的一些大家族却发展得蒸蒸日上,不愁吃不愁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