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中正,士族,门阀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科举完善的唐朝,一名诗人感叹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这样的大家族终究会随着九品中正制度的废弃而颓败。
我是夏目爱看书,欢迎点评和斧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言
门阀政治的基础是士族集团的形成,而士族集团形成于东汉,并且于东汉后期作为第三种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三国时曹操一生致力于对士族豪强实行抑制和打击,但迫于汉末以来士族力量崛起的客观形势,又不得不同时进行拉拢。而正是曹魏对士族集团的拉拢与妥协,九品中正制得以创立,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一、士族集团是怎么来的?
说起士族阶层的形成,就不得不提及两汉时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征辟制。
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僚根据考察,将品行高尚、人才出众的人推荐给朝廷授予官职,或直接征辟为自己的僚属。有权力的官员可以借此培养自己的势力,推荐人与被荐人之间在政治上就形成了主从关系,在情感上犹如父子关系,后者对前者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关系。久而久之,官员们通过不断地推荐士人,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以推荐人为核心的集团。
到了东汉时,察举制的基础——乡闾评议逐渐被地方上的一些名门大族所操纵,选什么样的人为官也被他们所控制。以这些大族为核心所组成政治集团,逐步演变为以领导这一家族为中心的士族集团,这也就为士族阶层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我们知道,东汉的斗争主线,一直活跃着两大政治集团,一个是代表上层豪强势力的外戚集团,另外一个是下层豪强势力的宦官集团。两大集团相互斗争,轮流执政,维系着东汉帝国内部的政治均衡。
到了东汉后期,这种均衡被打破了,士族势力发展了起来,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衣冠望族,尤其是那些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名门世家,也不甘寂寞走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了东汉的第三种政治势力。
一开始,士族集团依附于外戚集团生存,但当外戚梁冀在与宦官集团斗争失败后,士族集团便作为一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取代走向衰落的外戚集团。党锢之祸,就是士族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一次惨烈的交锋。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名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后汉书·党锢列传》
东汉在宦官集团杀掉最后一个外戚代表大将军何进后,自身也被当时的头等士族袁绍趁乱带兵入京,彻底而铲除之。自此,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同归于尽,东汉也随之覆灭。取而代之的是一袁绍、司马氏等为代表的的士族集团与曹氏为代表的庶族集团之间的斗争。
二、九品中正制的创设是曹魏统治集团向士族势力妥协的结果
出身于宦官家庭的曹操,是庶族阶层的代表,与士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在对士族集团采取抑制和打击的政策。比如,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南阳名士许攸、关系大族四世三公家庭出身的杨修,都死于他手中。
建安十年,在消灭士族势力的代表袁绍集团后,曹操颁布了《破朋党令》,旨在杜绝士人结交之风,钳制士人舆论,以动摇士族的社会基础。垂暮之年时,又连下三令,明确提出选拔人才,要唯才是举,彻底否定了汉时选官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即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传统门第观念。
然而 ,东汉以来形成的士族集团,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尽管曹操尽一生之力对其进行抑制与打击,但想要彻底铲除是完全不可能的。想法,迫于形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势力,曹操还不得不在打击一部分士族的同时,拉拢与任用另一部分暂时愿意与自己合作的士族。实际上,在曹操身边,就聚集着一个以荀彧为首的势力庞大的士族集团。
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220),曹丕终于接受陈群的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意在给士族以政治上的特权,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
三、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九品中正制又被称作九品官人法,其主要内容是:
有朝廷任命的大、小中正官到所负责的地区去主持人物评定,并按一定标准将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上报礼部,然后由吏部依照人物品级授予相应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人的品级并不是固定的,可视其表现进行调整:
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倘或道义亏缺,则降下之,则自方退六,自六退七矣!
可见九品中正制不仅仅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还是一种官员考核制度。
实质上,九品中正制仍是东汉时期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士族集团通过九品中正制的实行,重新控制了官员的选举权,并将其进一步扩大化、官方化。从而保证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特权,为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1、首先负责品第的大小中正由士族出身的人充任。
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仁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
————《通典·选举二》
中正有大小之分,郡中正为小中正,州中正为大中正,大中正亦称州都。中正的任务是品第人物,为朝廷的授官提供根据。而且,除皇帝特批的之外,所有官职的授予,皆必须通过中正的品定,其职责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从上面所记载的中正人选所具备的三个条件来看,皆符合士族的状况,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
————《新唐书·柳冲传》
2、在品第人物中,人物的出身家世被作为主要的,后来发展为唯一的定品标准,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状况。
中正在品第人物之后,需将其品第结果上报朝廷,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即薄伐、状、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