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治究竟有哪些好处,为什么有的公司喜欢人治大于一切?
公司,都是,法治人治究竟有哪些好处,为什么有的公司喜欢人治大于一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对员工来说,一家有较为公平的制度,还有一个人情味的老板,那真是好消息!相反,要远离那种制度苛刻,老板刻薄的企业!
最后说一下有的公司确实喜欢人治大于一切。这要么就是老板的明智,要么就是老板的愚蠢。如果是老板雇佣的管理者有这个喜好,无非是在培植自己的团体,这就是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江山不是自己打下的,他当然不珍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管理学角度讲,人治是管理的中初级阶段,管理的高级阶段是靠制度,还有文化。没有高效的制度和优良的企业文化,那这个企业很难长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恕本民科直言,哪怕是掌控着宇宙的天道,也是自己无为,而是通过规则-德来无所不为!
所以,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治’的公司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
如果公司有一个正确的法律,法规,而公司让规则去治理,自然能够长治久安!
看看人类的历史便可以知道,人治的国家个个短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治理体系,也是讲究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概而论
一句话,法治是趋势,是治理体系的终极目标,达到了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太上,不知有),所有的人治都是奔着法治去的
如果想知道人治好处,不如懂得人治的归宿,知道了终点,路上才会晓得怎么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 创业期:人治。
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创业期,成熟期,和转型期。
企业生命周期:向着悬崖狂奔
在创业期,团队人数很少,资源特别紧张,你连雇个专职HR都舍不得,当然更没钱养什么候补团队。
这时,如果你把大公司的法治文化带进来,比如20页的员工守则,50页的考核制度,估计很多人会想:就给这点钱,让我陪你玩游戏?然后都跑光了。
但还好的是,因为人少,你一抬头就能看到所有员工,每个人什么性格,有什么喜好,你全知道。你对这些员工的管理,完全可以写在心里,而不是制度里。
这时怎么管?人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立投名状、歃血为盟,然后说:兄弟们,未来什么都有。
人治当然有问题,比如容易形成一言堂,但是灵活,而且成本低。
第二, 成熟期,法治。
到了成熟期,你已经没法在心里管理1000个员工了。这时,你必须诉求法治。
人治是弹性的,法治是刚性的。人治讲求权变,法治讲求不变。所以一旦走向法治,就必须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就有成本。法治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执法成本、司法成本。
HR有专人制定招聘方法,行政部有专人制定员工守则,财务部有专人制定报销制度。这些都是立法成本。
然后万一有人有法不依呢?轻则警告、处罚,重者要解雇。这时,你就需要候补团队了。候补团队,就是你的执法成本。
但是,你怎么知道谁遵守,谁不遵守呢?你需要审计和督查团队,不断检查组织健康度。这就是司法成本。
法治是有疗效的,但也是有成本的。
第三, 转型期,回到人治。
转型期的本质,是第二次创业。一旦进入转型,企业再次回归不确定,你又要开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立投名状、歃血为盟。如此往复。
创业期、成熟期、转型期。你会逐渐找到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旦拥有了大家真正信仰的文化,你就会进入梦寐以求的“无为而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究竟人治好还是法治好?也许不能简单用黑白进行区分或判断。
在很多创业公司处于非常早期的时候,人治的经营效率和生存概率显然大于法治的效率;因为,此时讲究的是不走寻常路,所谓以奇制胜;而且需要市场上的机会做出快速反应、快速决策,一般都不会通过走流程来决定,那么只有承担公司最大责任的实际控制人来决策(虽然也会听取大家的意见),有时可能与团队的判断不一致,但还是必须听从这样的决策;在创业初期,为了能够在现有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创业团队一定要突破固有思维观念,打破传统的模式和操作方式等,这些做法大多与法治相悖。
随着公司的成长,业务不断扩大且相对稳定,人员规模也明显扩大,依靠一个人来管理往往是挂一漏万,此时就需要逐步制订企业的规章制度,并聘请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制度的执行、实施等;逐步增加法制的渗透;不过,很多公司由于前期个人控制时间过长,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变得犹豫、担心;不敢打破原先既有的利益格局(创业功臣的既得利益),使得公司迟迟难以走向真正的法治,这样的公司如果只是维持现有状况,那么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老化,公司必然走向衰亡;而不改变这样现状,要想做大规模是有一定困难。
上一篇:女朋友追星,还提分手,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