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蹩进(憋精会导致什么后果)
排比,弯道,材料蹩进(憋精会导致什么后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学们搜集的事实材料多种多样。大千世界,也是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实构成的,但这些事实,又不能一股脑儿地全部拿来,要加以选择,合理撷取,为我所用,为合理表达中心服务。
例三:以“角色与责任”为话题,用排比手法举例的作文片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所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体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身边,成为孝之楷模。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必然会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心还会无愧于世。
【解析】
文中以排比手法拓展材料,举例正确、恰当。为了论证“完成角色所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先以富有层次感的“人君、人臣、人子”进行道理论证,然后再按顺序依次举例论证:为人君的汉高祖、为人臣的诸葛亮、为人子的李密。他们都无愧地完成了本身角色所赋予的责任。
为了拓展材料,可以使用道理和事例论证相结合,也可以分层次多角度使用事例论证。要注意的是,论证是为观点服务的,如果举例错误,张冠李戴,论点就会无所依托,文章也就失去了说服力。举例除了正确,还要恰当,要与论点保持一致,能周密地论证观点,不能“貌合神离”。
除了排比修辞能作为拓展作文材料的方法,对比的修辞手法也是一个易掌握且效果显著的方法。《纳谏与止谤》中,通篇都使用对比手法,把虚心纳谏的齐威王和粗暴止谤的周厉王进行对比,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有利于深入议论,突出论点,增强说服力。
例四:以“位置与价值”为话题的作文开头段
山有山的险峻,它给探险者以追寻的勇气;路有路的平坦,它给行路者以一马平川的通途;海有海的汹涌,它给远航者以探索的神秘;小溪有小溪的宁静,它给疲乏者以甘露的滋润。
【解析】
为丰富作文内涵,作者通过对山与路、海与小溪的分析对比,从而得出“不一样的位置却可以创造一样的价值”的观点。段落虽短,但通过材料的拓展,对比鲜明,内涵丰富。
例五:论证“要抵制诱惑”观点,三个段落中都使用了对比手法
庄周禁住了楚国相位的诱惑,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守月亮的孤独的树,恪守着淡泊,享受着逍遥的人生;陶渊明禁住了五斗米的诱惑,选择了归隐田园,坚守平淡的生活,保持了做人的品德。
漫溯历史长河,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人,在诱惑面前,没有放弃人生的理想,没有放弃做人的原则,没有迷失人生的方向,依然挺起做人的脊梁。但也有不少人禁不住诱惑,最终导致失败的惨局,遭到后人的蔑视和唾弃。
马谡禁不住功利的诱惑,纸上谈兵,一意孤行,不听王平劝告,急功近利使他输给了司马懿,导致街亭失守;汪精卫禁不住高官厚禄的引诱,置人民水火于不顾,抛国家利益于脑后,终致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解析】
前一例是段内使用对比手法,此例是在段落间使用。例中第一段是正面论证,第二段是承上启下,第三段是反面论证。
论述时,如果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往往难以全面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很难增强说服力。因此,举例时,事例的列举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在正面举例的同时,不妨来个反面论述,以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内涵丰富。当然,对比手法不但在段内用,在段落间用,在篇章的论证中同样也可以用。
例六:《 永恒的瞬间》节录(优秀作文)
人生苦短,生命的俯仰之间,面对那瞬间的剧变,怎样的选择才让自己无怨无悔?跳出心灵的黑暗与漩涡,去选择每一次触动,去选择每一声欢笑,每一声放歌,那么,短短的瞬间,就将化作美丽的永恒。
厄运降临的一瞬,亚里士多德选择冷静的对待,为全人类的利益奋斗到最后一刻。
神降临的一瞬,布鲁诺选择无言的抗争,为真理放弃生的渴望。
机遇降临的一瞬,贝多芬选择了放弃,为了尊严他慨然陈词“公爵很多,贝多芬只有一个!”
财富降临的一瞬,子罕选择拒绝:“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不若人有其宝!”。
【解析】
使用中外四个名人的事例,四个真情瞬间,演绎人间大爱,放射人之光;四个瞬间抉择,昭示坦荡心胸,造就千古英杰。排比及引用修辞的综合使用,使作文信息密集,材料丰富,展示文化积淀,显示开阔视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引用作为拓展材料的手段,能使作文多姿多彩。但是,引用一要切合表达主题的需要,表意目的明确;二要体现材料典型的特色,要有多层面的代表,避免单一呆板。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丰富的文章不仅斑斓多彩、引人入胜,还能内容厚实,中心突出。拓展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1、排比修辞是拓展材料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材料层次的多样。材料可通过画面叠闪方式组合,也可由面到点、由点到点进行排比组合,材料不宜展开而应概述时,一般用排比法列举。
2、材料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要根据表达目的选用材料,取舍有度,详略得当。一般而言,新鲜而富有力度的材料应作为主体材料,展开详细具体,其他辅助材料则宜概括简要。但无论详略,都要重视材料内涵的揭示。
3、对比修辞可以让你从多角度拓展材料。可以先从正面,再到反面;还可以从个人、集体、社会分层次多角度思考。既可以用在段内,也可以用于篇章。
4、引用手法同样可以让作文材料丰富、形象丰满。古今中外、诗词歌赋、谚语格言、成语佳话、经典故事、公式定理等,可引用的材料很多,但要尽可能层面“丰富”。
平时应多做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的练习,扩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提高联想速度,培养快速汇聚、提取材料的能力。
再举几个例子。
1、以“苦难与人生”为题,写一段材料丰富有文采的话,必须使用引用手法。
【示例】
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2、以“勤能补拙”为题,写一段富有文采材料丰富的话,必须使用对比手法。
【示例】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