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徐孺子年九岁)-徐孺子年九岁全文翻译
司马,注释,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徐孺子年九岁全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③“王丞”句:王敦谋反,王导天天领着家里子弟到朝廷待罪。
④“司徒”句:王敦叛变时,王导为司空、扬州刺史。晋明帝时调为司徒,晋成帝时任丞相,所以这里说有司徒、丞相府的官僚,疑误。官僚:官属,官府所统属的官吏。仓卒(cù):匆忙。
⑤别驾:官名,刺史的属官,职务是随刺史外出视察的。
【翻译】
王敦的哥哥王含任职光禄勋。王敦谋反后,领兵驻扎在南州。王含弃官不做投奔了王敦。丞相王导为此向朝廷谢罪。司徒、丞相、扬州府中的官员都想来打听消息,仓促之中不知该如何措辞。司空顾和当时任扬州别驾,拿起笔来写道:“王光禄远行避开了流言,明公您每天风尘仆仆赶路,属下们都很不安,不知您身体和起居怎样?”
【点评】
王氏一族位高权重,受到晋元帝倚重,然而王敦作乱让王氏一族陷入窘境。王导带领族人向皇室示弱,可是其中的光禄勋王含却投奔了王敦,让王导更加尴尬。司空顾和的这一番言论可谓非常得体。会说话和写作,在人际关系上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原文】
38.郗太尉拜司空①,语同坐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纭,遂至台鼎②。朱博翰音,实愧于怀③。”
【注释】
①郗太尉:郗鉴。晋成帝咸和四年(329)任司空,后又进位太尉。
②台鼎:指三公或宰相。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是最高的官位。人们拿三台(星名)和鼎足来比喻三公,说成台鼎。
③“朱博”句:朱博是汉代人,出任丞相,临授职时,忽然有一种像钟声的声音响起。有人解释说,是因为君主不听取意见,有名无实的人登上朝廷,才会有一种无形的声音发出。这里比喻名不副实,不应处此高位。翰音:翰指高飞,声音高飞,比喻空名。
【翻译】
太尉郗鉴被朝廷授任司空。他对同座的人说:“我一生所愿不多,只是正好世事纷乱,才升到了三公的高位。想起自己像朱博一样名不副实,内心实在有愧。”
【点评】
郗鉴谦虚了,乱世方显男儿本色,他在渡江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和贤德,以及帮助朝廷平乱的忠心,当得上后来的成就。
【原文】
39.高坐道人不作汉语①。或问此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烦。”
【注释】
①高坐:西域和尚名,西晋永嘉年间到中国。《高坐别传》载:他“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道人:和尚。
【翻译】
高坐和尚不说汉语。有人问起他这么做的用意,简文帝司马昱说:“就是为了减少跟别人应酬的麻烦。”
【原文】
40.周仆射①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②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③。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④?”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注释】
①周仆射:周。曾任荆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
②隐(yìn):依靠。按:当时出入要人搀扶,这是贵族的习惯。
③傲然:形容傲慢没礼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④嵇、阮:嵇康、阮籍。
【翻译】
尚书仆射周温和从容,喜欢修饰外表。他去拜访王导,下车时要几个人一起搀扶,王导含笑看着他。坐下后,他傲然地长啸吟咏起来。王导说:“你是需要效仿嵇康、阮籍吗?”周回答:“我怎么敢舍掉眼前的您,去效仿遥远的嵇康、阮籍呢!”
【原文】
41.庾公尝入佛图①,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②。”于是以为名言。
【注释】
①佛图:佛寺。
②津梁:桥梁。这句比喻为接引众生奔忙。佛教说要普度众生,登上彼岸(超脱生的境界),这就好比过河一样。同时也说明,佛也会因奔忙而疲劳,这就与常人无异了。
【翻译】
庾亮去佛寺的时候,看见了卧佛,就说:“这位先生因忙于普度众生而疲倦了。”当时被大家看成是至理名言。
【点评】
这就是人出名了,随便说什么都有人捧。
【原文】
42.挚瞻①曾作四郡太守、大将军户曹参军,复出作内史,年始二十九。尝别王敦,敦谓瞻曰:“卿年未三十,已为万石,亦太蚤②。”瞻曰:“方于将军,少为太太;比之甘罗③,已为太老。”
【注释】
①挚瞻:生卒年不详,西晋末,在王敦的大将军幕府中任户曹参军,历任安丰、新蔡、西阳等郡太守,后与王敦言语不合,被贬为随国内史(王侯封国中的官职,与太守相当)。
②万石(dàn):当时官职等级是由俸谷多少来定的,太守是二千石。挚瞻曾做四郡太守,现又做内史,共五郡,所以说万石。蚤:通“早”。
③甘罗:战国时秦人,十二岁为秦外交使节,封为上卿。
【翻译】
挚瞻曾经做过四个郡的太守和大将军户曹参军,又调出去做内史,年龄才二十九岁。他去跟王敦告别,王敦说:“你还没到三十岁,已经做了万石的官职,也太早了吧。”挚瞻说:“同将军您相比,稍微有点早;同甘罗相比,已经是太老了。”
【原文】
4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①孔君平: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孔子第二十六代后人。
【翻译】
梁国一家姓杨的有个儿子,才九岁,很是聪明。孔坦去看望他父亲,他父亲不在,家里人就叫这个孩子出来,给孔坦摆上果品。果品里有杨梅,孔坦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马上回答:“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原文】
44.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①,沈辞不受。廷尉曰:“晏平仲之俭,祠其先人,豚肩不掩豆,犹狐裘数十年,卿复何辞此②!”于是收而服之。
【注释】
①从弟沈:孔坦的堂弟孔沈。孔沈,字德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孔群之子。俭正,有美名。
②晏平仲:晏婴,谥平,字仲,春秋时代齐国大夫,主张节俭,据说他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豚:小猪。
【翻译】
廷尉孔坦送给堂弟孔沈一件皮衣,孔沈推辞不肯收下。孔坦说:“晏婴那么俭省,祭祀祖先时用的小猪伸开猪肘都摆不满盘子,还穿了几十年狐皮袍子,你又为什么要拒收这件衣服呢!”孔沈这才收下穿上的衣服。
【点评】
劝说他人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引经据典,连古代先贤都如此,那就难以推辞了。
【原文】
45.佛图澄与诸石游①,林公②曰:“澄以石虎为海鸥鸟③。”
【注释】
①佛图澄:竺佛图澄大师(232—348),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佛教高僧,晋代永嘉年间到洛阳。诸石:指石勒、石虎等人,羯族人。东晋时石勒侵入中原,大肆杀戮,建立后赵政权。石勒,堂弟石虎袭位。
②林公: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