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涅盘的读音_凤凰涅盘的读音
佛像,造像,释迦牟尼涅盘的读音_凤凰涅盘的读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是密宗世界的中心之佛,和东方的阿众佛、南方的宝生佛、西方的阿弥陀佛、北方的不空成就佛组成“密宗五方佛”。密宗的“大日如来佛”称为毗卢遮那佛,按照教义,大日如来可分为金刚界大日如来和胎藏界大日如来。一般而言,如来像大多披薄衫,结螺发,称为“如来形”,而大日如来的造型则是“菩萨形”,密教中的大日如来戴五佛冠,冠中有五化佛。宋代之后,中国的大日如来,主要是金刚界的大日如来,其形象为头戴白色五佛冠,系臂钏、腕钏及璎珞项链,手结大智拳印,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胎藏界大日如来的形象为头顶金色发髻,手结法界定印,安坐于赤色莲花台上。
佛像的服饰及衣纹
中国佛像造像不同,服装服饰也各有差异,有的简单朴素,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则是威武慑人。根据场合的不同,佛所穿的衣服也稍有差异。中国佛像的衣纹,在受到造像仪轨的约束下,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自然地呈现出佛像的体态和身段。如菩萨衣纹,圆润轻柔,流畅自然;佛陀、金刚力士的衣纹,刚劲厚重,奔放有力。
上身穿僧衣(一种从左肩穿至腰下的长形衣片),佛的下身为裙衣,没有带襻的装饰,只有以带束衣成褶。当佛在大众受戒说法或外出时,则在外面再穿上大衣(大衣穿法有正规又严肃的“右袒”式,即将右肩裸露在外和“通肩”式,即在偏袒右肩后,再设法遮住右肩两种);
罗汉的服饰也比较简单朴素,一般身披袈裟,大多为光头、跣足,也有穿僧鞋;
菩萨服饰一般是头戴宝冠,胸垂璎珞,手足饰有环钏,显得丰富而漂亮,气度非凡。
法部中的天王、韦驮、金刚以及其它神将,其装饰形同中国古代武将。
衣纹在佛像服饰的色泽处理上,甚为讲究,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种为贴金佛像,即佛像外表均为金身。贴金佛像的衣纹须考虑贴金之后的金光反射作用,衣纹处理宜细而密,以达到薄纱透体的效果。
一种为彩绘佛像,即佛像服装在种种图案要做精绘细描;彩绘佛像的衣纹应疏而浅,纹折不能有大的起伏,以方便上色时彩笔的运用,使精描细绘的图案和整体形象相协调,起到衬托佛像的作用,达到较完美的效果。
另一种为单色平涂佛像,即佛像的各部位只需涂上均匀的色彩便可以。单色平涂佛像的衣纹处理则宜刚健强劲,宜深刻,运用光线的明暗变化来表现衣纹的起伏转折,加强服装的质地效果。
佛是佛教中的最高等级,其造像不同于凡夫俗子,有许多仪规,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部诸尊之造像,皆以释迦牟尼佛之形象为基本——采取出家形态,身着法衣,而无璎珞等严身之具。着法衣之式样有通肩及袒肩之区别。发型为螺发,头顶高出之部分为肉髻,额有象征智慧之白毫(白色旋毛)。佛部诸尊之区别主要依手之印相,印相是诸佛内在觉悟表现于外的形式。所以,诸佛造像大都相似,有“千佛一面”之说。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世人称之为“佛祖”。佛祖释迦牟尼的造像大多坐落于石窟和著名佛寺中。释迦牟尼的造像有坐式、站式及卧式,形体均为高大型。
阿弥陀佛
是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其名号有十三个,其中以“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最为著名。据《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中,通常是高坐于莲台上,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胁持,世人称这三位圣人为“西方三圣”或是“阿弥陀三尊”。
药师佛
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主宰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传说药师佛在成佛前曾发下十二条大愿,以解救众生。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为活人消除一切疾病和灾难,让众生安乐健康,延年长寿。
中国上规模寺庙的大雄宝殿中,一般供有三尊大佛,呈横一字形排列,表现中、东、西三个不同世界的佛。其中供奉中方的是释迦牟尼,右边是西方的阿弥陀佛,左边的是东方的药师佛,这三方大佛在佛教中称为“横三世佛”。
药师佛有两尊菩萨作为胁持,左边是“日光遍照菩萨”,手持一日轮;右边是“月光遍照菩萨”,手持一月轮。合起来称为“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其寓意为:日月皆升于东方,其发出的光明遍照众生,使众生俱得康乐。
药师佛造像的形制,一般为结跏蹀坐于莲花台上,左手持药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施给病人。也有持锡杖,持药壶的;也有施无畏或禅定印的。
随着佛教教理的发展,佛陀观便分为法、报、应三身,即按照佛教教义解释,一佛具有三身,如佛祖释迦牟尼可分为“法身佛”(以佛法成身,体现佛法本身)、“报身佛”(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和“应身佛”(释迦牟尼的生身)三种不同的身。其中,大日如来为法身佛、阿弥陀佛为报身佛、释迦牟尼佛为应身佛。
燃灯佛
是佛门中辈分最高的过去佛,又称“锭光佛”。燃灯的早期造型有浓重的印度色彩:大耳垂肩,鼻梁隆挺,双目凝视,面目端庄。右肩袒露,薄衣透体。为体现燃灯的特征,其头光和背光往往以火焰纹为图案。
弥勒佛
是未来世界的主宰佛,即“未来佛”。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即“慈悲为怀”,在佛经中,慈悲的含意是“去苦予乐”,无条件地使对方得到快乐谓之“慈”,无条件地为他人除去苦难谓之“悲”。
正宗的弥勒佛造像,带有印度佛像艺术特征,庄严肃穆,凝神入定,常以三世佛的形式出现,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边为燃灯佛,右边为弥勒佛。
大日如来
是密宗世界的中心之佛,和东方的阿众佛、南方的宝生佛、西方的阿弥陀佛、北方的不空成就佛组成“密宗五方佛”。密宗的“大日如来佛”称为毗卢遮那佛,按照教义,大日如来可分为金刚界大日如来和胎藏界大日如来。一般而言,如来像大多披薄衫,结螺发,称为“如来形”,而大日如来的造型则是“菩萨形”,密教中的大日如来戴五佛冠,冠中有五化佛。宋代之后,中国的大日如来,主要是金刚界的大日如来,其形象为头戴白色五佛冠,系臂钏、腕钏及璎珞项链,手结大智拳印,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胎藏界大日如来的形象为头顶金色发髻,手结法界定印,安坐于赤色莲花台上。
佛像的服饰及衣纹
中国佛像造像不同,服装服饰也各有差异,有的简单朴素,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则是威武慑人。根据场合的不同,佛所穿的衣服也稍有差异。中国佛像的衣纹,在受到造像仪轨的约束下,通过衣纹的走向、折变,自然地呈现出佛像的体态和身段。如菩萨衣纹,圆润轻柔,流畅自然;佛陀、金刚力士的衣纹,刚劲厚重,奔放有力。
通常,佛的上身穿僧衣(一种从左肩穿至腰下的长形衣片),佛的下身为裙衣,没有带襻的装饰,只有以带束衣成褶。当佛在大众受戒说法或外出时,则在外面再穿上大衣(大衣穿法有正规又严肃的“右袒”式,即将右肩裸露在外和“通肩”式,即在偏袒右肩后,再设法遮住右肩两种);
上一篇:接知如接枝-接知如接枝教学原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