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你的,自己的,目标我有严重的拖延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拖延症应该是你缺少一个动力,这个时候你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整天昏昏沉沉虚度光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很多拖延者一样,题主心中应该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等式:表现=能力=个人价值观,这个等式的前提是三个假设:
(1)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
(2)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的能力越强,我的自我价值感越高
(3)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
按照这个逻辑,一个人的表现如何成了衡量TA的唯一标准,而其他方面往往被忽略了。出色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出色的人;平庸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平庸的人。比如对正要准备考试的学生来说,好好复习拿一个90+,就代表着TA是一个能力不错的学生;相反,如果TA在努力背书之后却只考了个70分,那么这可能意味着TA是一个做不成事情的人!于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噩梦:“如果我付出所有努力,而GPA还是很糟糕的话,我觉得我可能会受不了。”此时,拖延变成了一个“可靠的帮手”,用以打断能力与表现间的等号。
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甚至还维护着这样一种信念:“我的潜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过拖延,你永远不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里。
当你拖延时,你在害怕什么?
拖着不尽早复习,不是真的没时间,而是因为害怕能力不足,至少得不了高分的时候还可以归咎于没有好好复习。
拖着不开始健身,除了懒,还有怕健身之后身材还是臃肿得一塌糊涂,如果不开始,你还能继续幻想。
拖着不结束一段糟糕的恋情,不是那个人还让你多留恋,因为害怕面对改变,所以逃避生活的挑战,甚至对所有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都推脱了事。
拖着不做上级布置的任务,是真的做不到吗,还是因为讨厌被上级掌控,怕任务完成得越好,自己越会被分配更多的工作。
你的拖延,本身就是在帮你找借口。
你在害怕,你怕努力过后依然失败,也怕万一成功不胜高寒;你怕一成不变丧失兴趣,也怕革故鼎新带来挑战;你怕一己之力难以应付,也怕受人控制丧失自由。
如何与拖延作战?
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计划是最有力的的作战武器。拖延者在目标设定上几乎都存在困难,这一点可能并不明显,因为表面上看来有些拖延者一直在忙着设定和重新设定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往往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比如“今天我得做掉一些事”;或者目标太大,过于雄心勃勃,比如“我想在这个领域里做到第一”。然而这样不太具有操作性的目标实际上更容易引发拖延的问题。你把自己的目标看得太过宏观,以至于阻碍了自己的进程。
看你的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 可观察性。想象有一台摄像机正在记录你的所作所为,如果你的目标真的具有可操作性,那么你就应该能够将你完成目标的行为拍摄下来。比如,拖延者经常会想,“在处理这些工作时我希望自己不要那么惊慌失措。”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愿望,但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摄像机怎样记录你的惊慌失措呢?最好把它改得更加具体,选一件你推着没做的事,然后以某个行为来界定它们是否被顺利完成。“我要写完我的简历,并把它投出去。”“我要看完这本书的第一章。”摄像机能记录你按了“发送”,也能记录你读完一章后合上书本;这时,你完成了一个目标,就很可能会“不再那么惊慌失措”了。
△ 具体性和特殊性。今天起床,你决定:“我想重新规划我的生活。”好的,然后这样一个目标会被你从早念到晚,从今天念到明天,从这个月念到下个月——因为它太模糊了,什么才叫“重整”呢?是将壁橱清理干净,还是雇一个清理专家?将你想要去的地方明确地标示出来,把你想做的事明确地记下来,这对你达到目标有好处。
△ 能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钟内被完成。拖延者往往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因为他们想问题的时候往往过于理想化。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既非常小,又能给你带来进步感和成就感呢?例如,如果你设想的目标是重新装修房子,那么第一步目标可以是换一个沙发套。
Plan A:学会怎样判断时间
时间是拖延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他们或者是被对事件的恐慌所占据,或者在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一分钟一分钟地默数时间,或是假装对时间漠不关心。拖延者在跟时间玩游戏,并想要从中胜出,“今晚我想去看一场电影,这不影响我明天一早就拿出我的论文。”“时间总是有的,时间是主观的感受而已。”他们跟时间的关系是一厢情愿的,他们希望发现比客观存在的时间更多的时间,仿佛时间可以被无线拉伸,而不是有限的。
当你想到即将到来的一周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吗?你是否意识到那些你曾经做出的承诺?你是否将你经常参加的一些活动(比如看新闻或者刷微博)安排进去了?这一周是否会有一些额外的事情会冒出来,比如外地的朋友来找你玩,或者一个周末的研讨会?
非计划的事情太多了,往往会把事先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日程全都打乱。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费奥博士提出了“非计划”的概念,它是一个每周日程表,列出了所有你必须做的事情。你需要把你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要做的可以预见的所有活动写下来,注意是所有,事无巨细,只要你知道它会发生,并把它记在相应的空格内——例如:一次午餐约见,周二中午12:00-13:30。如果你不能确切地预料到做事的时间,那就估计一下它所占用的时间长度,在你可能会做这件事的那一天上标记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将日常活动也标出来,比如每周外出采购或每周例会这种事。
上课和社交活动,身体锻炼,用餐,洗澡,购物,睡眠……不是要求你保证去做任何额外的事情,而是要求你确认在即将到来的一周里已经安排好了哪些时间。
上一篇:人生注定要错过很多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