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怎么做才能做到无争无害?
圣人,而不,自然《道德经》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怎么做才能做到无争无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以讲,这种“不争哲学”,在杨绛先生他们那一代人身上,有着清晰地表现。拿钱钟书先生来说,又何曾不是如此。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演员陈道明在拍《围城》时拜访钱钟书先生。陈道明讲,与钱钟书先生接触,有着一种心灵的净化,最难忘的是钱先生家里没有豪华的装潢,却有一屋子书,还有熬中药“咕嘟”的声音。这种“不争精神”,就是耐得寂寞的精神,也是最值得后人学习的。
记住杨绛先生的“不争哲学”吧。这种“不争哲学”,正是成就伟大人生的一个支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讲: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
辨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已愈有,
既以与人已愈多。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解释如下:
真实的话不漂亮,
漂亮的话不真实。
知道修炼之人,不博知识,唯守道抱德,守一不二。
不知道修炼之人,博知识,博见闻,而失真一之气,善于修炼之人,省语言,不多言。
高谈阔论之人,不是修炼之人。
圣人积德而不积财,用德教化子民,用财施舍子民。
圣人用德施化子民,而自己的德越施舍越大,
圣人用财施舍贫民,而财越施舍越多,如日月之光无尽时也。
天道生万物,使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无以伤害,不责回报。
修炼之人,法天道,不与下争,功成名就,顺其自然。
感悟:老子在本章中论述了事物的外表与事物的本质,有时并不一样,外表的显,内质为隐,故立各显隐。
老子在道德经写作临终所言,皆为真实之言,老子反对虚饰伪言,为修炼之人立了榜样,修炼之人要信言,不多言,要不博,要不积。
圣人施德化人,施财济贫,而越施越多,这就是天道运而无积,故万物成。
圣人一切都回归于虚无,抱道守德。
圣人之道与天道合,故自然无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在世上生活就得有争讲,比方说买菜。人家要多少钱你给多少钱嘛?你不得和人家争讲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是一部智慧高深的典籍,它在大众中的接受度,远没有儒家的诸如《大学》,《中庸》等典籍广泛,然而,它的地位远远高于这些儒家典籍,却又备受现代人的争议,原因何在?现在就结合题主的提问,说说这个问题。
先来看看“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是什么意思?
“道”通俗的解释有法则,规律的意思;“天之道”,即自然的法则和规律。“天之道利而不害”,整句话的意思天下万物,按照各自的规律生存发展,它们存在的法则是互利而不伤害。大地,承载万物,却从不要求万物给予回报,更不会去伤害万物,水滋润万物,有利万物生长,不会刻意的去伤害万物,即便是一株路边的小草,它按照自然规律生长,贡献出自己,对其它的物类却没有伤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中的圣人,指的是智慧高深的人;智慧高深的人做事,遵循自然的法则,这样的人才会被称为圣人。那么,圣人的法则是什么,即这句话中的“为而不争”。通俗的解释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虽然努力做事,但不会和人相争。
如何理解这句话?
大家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质,不同的特质适合做不同的事;一个擅长说话的人,可以当演说家,播音员,但要他去做火箭,他就很难做好;一个画家,能够创作出绝世之作,但要他去种地,,说不上分不清庄稼幼苗和野草;同样,一个搬砖的人,在工地上活得很快乐,让他到大学课堂上去读书,就是一种痛苦。而现实是,许多人认不清自己,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见到别人做事,能够获得更多的名望,更多的利益,就舍弃自己正在做的事,去做别人的事没和别人去争名争利,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自己的特质,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努力的去做事,而不是看到别人做其他的事,收获比自己多,就去做相同的事,去和别人争,和别人去抢。
题主问,“怎么去做才能无争无害”?弄懂了《道德经》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也就知道了怎么去做:
看清自己,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根据规律,努力去做自己所做的事,自然就会避免与人相争,也就不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者自己伤害自己。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先看看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看看什么是道,什么是理。简单说,有人才有道,无人仍有理。
个人感觉,不能以追求“无”为目的,恰好相反,要有为有利,而后才能达到“无”的境界。就好像爬山,当你心里想着和周围的人竞争时,就是在争肯定有彼此输赢,;相反,你只关注自己的攀登,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将会一览众山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