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是部门经理,公司让我做员工绩效考核,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请高手指教?
绩效,部门经理,员工我是部门经理,公司让我做员工绩效考核,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请高手指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部门经理如何为下属设定绩效标准
做过管理的人都应该明白,公司的一切考核机制和管理标准都是为了规范工作,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绩效标准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员工的努力方向。
传统的绩效考核,一般是由公司的人事部门直接设定好,发放给部门经理打分就行了,而现代化的绩效考评,为了实事求是,高效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是以部门经理为主导的。作为部门经理,在为下属设定绩效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对待。
一般情况下,部门经理在设定绩效标准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下3个原则:
1.定量准确的原则
在设定绩效考评标准的时候,坚持“定量准确的原则”,既可以方便部门经理的考评,也可以更为准确的对员工做出考评。
定量考评的原则要求部门经理在设定绩效考评时,尽量要将能量化的工作目标进行量化,也就是说,能用数字表示的就不要用文字描述。
比如,部门经理在考核“客户满意度”时,月度客诉次数0次的为“优秀”,得20分;月度客诉次数1次的为“良好”,得分15分;月度客诉次数2次的为“合格”,得分10分;月度客诉次数大于2次的为“不合格”,每增加1次客诉,减去绩效分5分。
部门经理在制定绩效考核的标准时,一定要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在定量上应该做到“定量准确的原则”。
根据以上“客户满意度”,来拆解一下绩效的“定量标准原则”。第一,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将月度客诉最高次数定为2次,这对于绝大多数服务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客诉最大次数。第二,在得分上,采取的是等距式的得分,每一个等级的差值分数是“5分”。
2.先进合理的原则
部门经理在制定绩效标准的时候,必须要满足绩效标准的“先进合理原则”,对于这个原则,我们拆解开进行分析。
何为“先进”?
是指绩效标准的设定在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当下的先进管理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便于与外界接轨。
何为“合理”?
是指企业在正常的运营管理情况下,制定出的绩效标准,少部分员工可以超越,大部分员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极少数人可能达不到。
正常情况下,制定出的绩效标准,应该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人通过努力能达到绩效评定的水平。
3.突出岗位特点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每一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是由其岗位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不同的岗位针对同一考核要素,有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
比如,“出勤率”对于市场专员和前台这两个岗位来说,市场专员由于多在外跑市场,出勤率对于他们来说,月度只要能达到60%-70%就是优秀,而对于前台来说,工作地就是公司的前台位置,月度出勤率达到95%以上才能算优秀。
【小结】:
在以部门经理为主的绩效标准设定时代,必须要坚持绩效考核标准的 “定量准确原则”、“先进合理原则”、“突出岗位特点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起到激励员工,达成目标的作用。
三、部门经理在绩效考核中的角色和作用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部门经理在绩效考核中主要做了4件事情,也是部门经理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1.绩效考核政策的宣传者
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部门经理在对下属实施绩效考核前,必须要将绩效考核的政策对下属进行宣传,使其透明化。
再者,绩效考核关乎着下属的评优、奖励、升职、加薪等各方面的激励资源的分配,绩效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部门经理,在绩效政策宣传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力求绩效政策深入人心。
2.绩效监控者
部门经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除过计划,组织,协调等工作,还需要发挥“控制”的作用,这个“控制”,多指对绩效的“监控”。各位看官要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控制”,绝不是部门经理对下属进行一种束缚,而是要关注下属在各项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如果有偏离绩效轨道的行为状态,作为部门经理有责任和权力将其拉回到正常的执行轨道上。
部门经理在绩效监控的过程中,需要发挥3项作用:
(1)支持作用
部门经理在员工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关键绩效指标,对其工作做出一定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员工更好的达成目标。
比如,销售员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难以沟通的环节,作为领导,在了解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给下属一些沟通技巧的指导,以帮助下属顺利的拿下客户。
(2)修正作用
下属在执行过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干扰,以致工作的方向有所跑偏,作为部门经理,应该及时的发现,并帮助下属进行纠偏。
比如,本季度的销售目标是提高利润点,由于市场客户量陡增,下属陷入了客户数量的泥潭,作为部门经理,应该根据绩效的目标,及时的给下属做出指导,让其更注重客户的质量,以提高利润点。
(3)记录作用
部门经理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刻意的去记录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工作事件和关键绩效数据,为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3. 绩效辅导者
绩效辅导其实就包含在绩效监控的整个过程中,所谓绩效辅导,是指管理者与员工讨论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员工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等信息的过程。
部门经理在做绩效辅导时,应该要有正确的时机和方法:
(1)辅导的时机选择
根据绩效辅导的概念,作为部门经理需要帮助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绩效目标。优秀的部门经理在做绩效辅导时,为了确保及时有效,就必须要掌握绩效辅导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在员工征求你意见时,希望你解决某个问题时,你发现了一个可以改进绩效的机会时,以及通过培训员工掌握了新技能时,都可以进行绩效的辅导。
(2)绩效辅导的方式
在管理中,很多智慧的管理者都明白,管理方式要因人而异,绝不可采取同一种方式对待所有下属。绩效辅导的方式也是管理方式之一,应该根据不同的下属采取不同的绩效辅导方式。
一般情况下,针对下属的绩效辅导方式有3种:
①指令型辅导
比如,有些下属的主动性不是很强,而且自身的知识技能也比较欠缺,面对这种下属的时候,部门经理要发布一定的指令,并给与一定的指导,才能够促使他完成工作。
②引导型辅导
比如,有些下属虽然主动性很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但是在重要的工作上缺乏方向性,这就需要部门经理给其适时的引导,以确保不会跑偏。
③激励型辅导
比如,有一少部分下属既有很强的主动性,也具备超强的知识技能,作为部门经理就不要掺和到他们具体的工作中去,只需要适时的给他们一些赞美,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上一篇:你们的流感是怎么撑过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