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腊肉,都是,农村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农村过春节就杀自己养的猪,做腊肉,自己辛苦养大的猪自己杀来过节有成就感,自己养的猪放心,在农村也不能经常上街,家里有肉,干农活回来彻一点做菜放便,再一个是腊肉越久越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农民家的腊肉是传统美食,一般都是冬天的时候才做的,基本上是选择自己家的熟实喂养的土猪肉为原料。而且做工非常仔细,除了盐以外,也没有添加任何的添加剂和色素。所以农民一般就不会卖,也舍不得卖。甚至还有别的原因
一,因为在没有冰箱出来之前,农村的已经留存下来的制作腊肉的习惯。而且做出来的味美独特,还可以长期的保存。有亲戚来的时候也很方便。随意割下来炒就行了。所以农民没有卖的习惯。
二,因为卖出去价格也很低,毕竟很多买家都喜欢贪便宜,宁愿选择那些商品的腊肉,也不会选择农民的选择了土猪做出来的腊肉。所以得不着腊肉的价值所在。
三,再加上农民没有很好的
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农村农民家的腊肉,一般都宁愿自己吃一年,也不会拿出来卖,你得不到它的价值所在,真因为腊肉的品质很高,而且很多人都不识货。所以舍不得卖。个人观点,如有不对之处请指正,欢迎评论,并求关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在我们家乡没有制作腊肉的习惯,也没有制作香肠的习惯,大家都喜欢直接鲜着吃。不过记得有一年我们家里杀猪,猪卖掉了一部分,还有一些猪肉则是留着自家食用,这么多的猪肉该怎么处理,这还真的成为一个麻烦事。
之后我妈用了各种调料放在其中,然后将猪肉进行腌制,这样吃起来的口感更美味,让人吃了食欲大增。在蒸煮米饭时将其放在蒸屉中,这样吃了就会特别的香嫩,很是让人喜欢。而这是自家养的猪,肉质更健康美味,让人吃了后自然也喜欢多吃上一些。
我又去问了我的朋友,了解了关于腊肉方面的知识,朋友说腊肉之所以不卖,其实是有几个方面的因素的。
首先就是卖相不好,农村人制作的腊肉,一般都是用上过去的传统方法制作的,因此它看上去没有太多的卖相,整体上黑乎乎的,这样一来如何才能卖到市场中呢?毕竟在市场中的产品都讲究卖相,这样吃的才会更好,食用的口感比较高。
其次就是这些腊肉也没有经过食品的检测,想要将其卖到市场中,还需要经过食品部门的检测才行,只有符合条件了才能将其卖到市场中,不然的话是不能随意的贩卖出去的,一旦被检查出来,那事情可就大了,因此农民也不会去贩卖。
当然腊肉可以保存的时间长,因此大家即便是一年吃不完也不会卖出去,家里来亲戚了,大家也会将其送人,这可是一种独特的礼品,亲戚朋友都会喜欢。毕竟腊肉本身就是自家的猪肉制作的,食用起来更是美味可口。
其实对于农民来说,腊肉作为一种特别的肉质,它们已经成为了传统农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农民也会年年制作,大家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些村民家里的自家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不愿意卖,为什么?家里养的猪都是吃红薯叶和米缸长大的,做出的腊肉很好吃,腊肉留着越久越香,卖腊肉,买新肉还不如腊肉好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己到腊月初九,离春节己经不远了,村里的过年猪己经杀得差不多了,许多村民已腌制好了,或正在腌制腊肉。
腌腊肉是农村的传统习惯,其主要原因是一一过去,农村没有冰箱、冰柜之类的冷藏工具,鲜肉不好保存,而农民又喜欢将一头猪养到过年时再杀。腌制的腊肉便于保管,而且平常家里来客,吃肉也方便,不必专门跑到离家较远的集市去割肉。那时农民手中经济也很有限,不一定经常手中有钱割肉。杀了年猪,腌制腊肉可以吃上一整年。而现在农村依然还有很多人腌制腊肉,一是传统习惯,二是腊肉有与鲜肉不同的风味。也有人用土猪肉腌肉匮赠城里亲友和带往打工或工作之地。
腌制腊肉的方法很多,最普遍的方法是,将鲜肉裁成五斤以下的细块,撒上食盐,然后放进陶缸陶罐里放一段时间,待食盐融化后,再拿出来烟熏或晒干,得到不同风味的腊肉。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可以保存一年左右。还有人使用食盐化水,浸泡猪肉的方法腌腊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