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腊肉,都是,农村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自己做的腊肉不愿意卖一般都是这几个原因,第一留着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或者送礼和给孩子吃。第二觉得卖不上什么价钱,自己平时没什么菜拿一点煮比较方便。第三自己做的不容易有一点乡愁的感觉也好这口味道,自己弄的比较放心。
有客人或者亲戚朋友来,杀自家养的鸡和自己晒的腊肉都是农村最特色最好的菜肴了,是农民对客人热情款待的象征,好东西给孩子吃和朋友吃。还有因为农村腊肉用自己家养的猪,质量上成本上都会相对高一点!卖的话也多卖不到几个钱,而且农村平时弄点家常菜不用那么麻烦到处买菜,直接吃腊肉方便,腊肉也容易储藏和保管不容易坏。自己喜欢弄一点美食,到了秋风起就想着可以做一些腊味。
大部分农民不卖也是因为真正弄的量也不多,所以都是留着自己吃为主。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祝新的一年开心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概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农民们虽然种植的各种农作物,会把最好的卖出去,自己吃点稍微差的,但是对于加工出来的东西,却是把最好的留下来自己吃,那种最好的东西是很多城里人所吃不到的东西。
比如最好的小麦面粉,我婆婆有一年种的小麦籽粒饱满,磨出来的面粉特别劲道有味,于是婆婆那年的小麦一点没卖,全部储存起来,然后磨面粉我们自己吃,婆婆说最好的东西是应该留给自己吃的。
而渔民们通常会在渔船打鱼回来后,把新鲜的小鱼清洗干净腌制出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放在干净的网里晒出来,不让苍蝇有机会亲近,新鲜的鱼晒出来的小咸鱼味道特别好吃,这样处理出来的小咸鱼,是不会卖出去的,只留着自己吃或者送给关系特别好的亲戚或者朋友,还有虾酱,自己制作的好的虾酱也是不卖的。
而农民制作的腊肉就更不能卖了,首先是制作腊肉的猪肉,一般是农民自己喂养的肥猪,很多村民会在年底制作一头猪的腊肉,猪是自己喂养的土猪,肉质比较鲜美,制作的腊肉是经过各种程序才成就出美味腊肉,一般可以储存一年甚至一年多。
那些腊肉可以让农民们吃一整年,一整年不用割集市上的猪肉,只吃自己制作的腊肉就好,哪怕一年吃不了,农民们也舍不得把自己制作的腊肉卖出去,再说了,一年吃不了也不怕,经过腌制最后风干的腊肉不会轻易变质,制作那么麻烦,而且全部是好东西,怎么能轻易卖出去呐。
我们这里还有最好的棉花也是自己留着,因为要留棉花种子,所以必须留最好的棉花,往往农民们把种子剥出来,那些最好的棉花就留给家中子女结婚用,还有花生油,最好的花生油也是,我们吃的油必须是最好的花生压榨出来的油,里面不能有坏果。
又好比蔬菜,农民们自己吃的蔬菜会用土肥来喂养,可如果往外卖的菜就可能是化肥喂出来的了,虽然苹果什么的都是最好的卖掉,但那个最好只是说品相最好,其实最好的东西是健康保障到位的东西,而这样的保障基本上是被农民自己留下来了。
腊肉从猪喂养,到最后制作成功,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农民的精心谨慎,因此舍不得卖出去,哪怕一年吃不了,还可以来年吃,反正能放置很长时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们自家熏腊肉,这是几千年的传统,也是多少年的生活习惯。过去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都缺少冰箱冰柜这些冷藏设备,而大多数集镇也没有提供新鲜肉品的条件,就算是有这个条件,新鲜肉也不是普通农民能负担的起的,因此我们的长辈们在多年的生活中就总结出用腌制肉来代替新鲜肉,并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比如说西北人的炒臊子,江浙人的腌制火腿,而湖广这边就是腊肉火腿,都是有着地域特点的特色风味肉制品,当然互相之间也有学习借鉴渗透。
到了现代,科技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新鲜肉已经不再是富贵人家的专利,普罗大众也能享受到这种科技文明进步带来的变化。但是多年来生活习惯和口味的喜好让腊肉成为一种独特的肉制品,成为中国人喜欢的一种肉品加工方式之一。
为什么说农村自己加工的腊肉火腿香肠自己吃不完也不愿意卖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农民喂猪的目的就是为了自食而不是出售,农民们自己喂养的猪,都是用自家的粮食玉米麸皮喂猪的,最多就是再加上一点自己种植的菜叶,喂一头猪一般都是七八个月,甚至于有的达到一年以上,不是饲养场喂养的饲料猪可以比拟的,有些农户在买仔猪的时候甚至还选用一些地方土种黑猪,这种猪肉肯定口感好,自己吃着也放心,一般都是农民喂了自己食用,加工成腊肉香肠也是为了自己家庭使用。
二是价格过高影响了出售,农民自己养的猪饲料人工成本算下来要比市场的饲料猪贵好多,一般来说市场猪肉价格30元的话,那土种猪肉成本就在30元以上。而且猪肉加工成腊肉香肠,一般来说一斤半鲜肉才能加工成一斤腊肉,而且还需要加工成本,比如说食盐、人工、熏制的木材等等,这样下来一斤腊肉的成本就要在六十元以上,而且这个腊肉熏制的木材要求也很高,松木是最好的,其他柏杉次之,杨柳槐又次之,至于有些地方的作物秸秆那就只是形式上的熏制了。这样高的成本,怎么能卖的上好价钱呢?
另外还有就是农村的销售渠道不畅,虽然有一部分多余的腊肉香肠,可又不能卖个好价钱,也就留在家里自己家庭消化了。
还有就是现在的人们消费观念趋于绿色健康安全,有些人在加工腊肉香肠的时候,为了色泽好看,会使用亚硝酸盐作为上色剂,而腊肉在熏制的过程里也会产生三四苯并芘,这些都是致癌物质,这些东西也影响了腊肉香肠的销售。
不过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商的崛起,腊肉香肠作为地方的特色产品,也开始在全国销售。有些加工企业或者家庭,都开始大量的加工腊肉香肠,在网上出售。四川重庆的香肠,湖南的腊肉,都在网上成为热卖品,能够让大家都品尝到地方独特的风味,这就是现在经济一体化的魅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