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腊肉,都是,农村有些村民自家做的腊肉,即使一年吃不完,也不愿意卖,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农村,长期自给自足,是70年代以前的人都是影响的,或者说根深帝固,以前,如果不把粮食储备够,哪是饿饭的,现在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农村腊肉是必须有的,因为没有市场,想吃肉是麻烦的,再就是钱的事情了,有时也不一定方便。所以说,农村有腊肉不随便卖的,除非急用钱,或者实在多了,是不会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
我来回答一下。
我们这里也有这个风俗习惯,今年肉贵,做腊肉的相对少一些。近几年做腊肉都比以前少了,新一代年轻人也没那么容易爱吃腊肉,所以做腊肉相对减少。
记得小时候,真的就和题主说的那样,家家户户冬天有个火炉房,烧柴火,柴火堆上面挂好多肉,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那个年代腊肉是个好东西,客人来了,有腊肉招待也是一碗上好的菜。那个时候的腊肉真的是年头吃到年尾,因为有时候也会不舍得一下子全部吃了,总想着留一留。而且腊肉这个菜不能常吃,腊肉本身就是偶尔吃一顿才香。所以经常年头到年尾都有腊肉吃。
近几年,做腊肉的少了。因为有的家庭不烧明火了,用炉子少,或者有的家庭直接烤电炉。做腊肉,需要烧火,而且要有人看着。年轻人也从卫生、健康、口感方面,没那么爱吃腊肉。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腊肉也算不上一个特别好的菜了。
希望可以帮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我们家是一栋木房子,在茶堂屋整了一个火坑,上面特别显眼的挂着腌制好的猪肉。因为没有其他消遣,一到晚上,一家老小就围在火坑边,在火坑里烧个大山茶树根,一边烤火聊天,一边又熏着炕上的腊肉,虽然有时候眼睛被熏得眼泪直流,但也其乐融融。
图片来自网络
有时候,邻居、熟人来串门,看到满炕的腊肉,总会对父亲说一些“过闹热年哦”之类的赞誉之词,父亲也总是很享受的接受着别人的褒奖,脸上显露出满满的自豪感。腊肉经过一个腊月的熏制,被熏得黑里透红,色泽亮丽,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坏。
腊肉除了正月里去外婆家拜年之用外,主要是留着自用的。那时候物质缺乏,经济条件差,平时一般舍不得吃,只有亲戚来了,母亲才会炒一点待客。到农忙的时候,因为要请人帮工,也会拿出来炒给大家吃。
所以,几乎没有哪家会把辛辛苦苦做好的腊肉卖掉,这个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不会轻易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连成本都卖不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北方人,我们这边人不做腊肉,都吃新鲜肉的,我不理解他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份越久越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是这东西又放不坏,而且时间越长越好吃;另一个就是你没有出到让村民心仪的价位[偷笑][偷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是一开始做腊肉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卖,所以就按照自己一家人的正常需求来做的,没有多余的可以拿出来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