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
鸡蛋,煮熟,蛋清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鸡蛋煮熟后放入冷水中。如果手里只有新鲜鸡蛋可以采用本方法,由于鸡蛋的蛋壳和内部的蛋白蛋黄等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当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时,特别是滚烫的熟鸡蛋放入冷水中,蛋壳遇冷收缩较大,而内部蛋白在外壳收缩的作用力下,会发生移动,蛋白在外壳的挤压下向鸡蛋边缘空隙处移动,则蛋白会与蛋壳发生分离,冷却后剥壳会很容易。3)加盐和醋进行煮蛋。煮蛋的时,在水里适量加一些盐和醋,再进行蒸煮,这样蒸煮过程,中鸡蛋壳在醋酸的作用下,会慢慢变软一些,这样煮出的鸡蛋整个蛋壳发软,轻轻剥就能把整个壳剥下来。
那么您认为还有哪些方法煮鸡蛋更容易剥皮呢,欢迎留言讨论!
这里是科学观察,你若想了解最实用、最有趣的科学知识,请点击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鸡蛋煮之前先放入凉水泡几分钟,煮熟的鸡蛋捞出来再放入凉水中就好剥皮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煮熟的白壳蛋捞起来后应及时“退壳\"。也就是应及时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其蛋壳与蛋白蛋及时分离,以后食用时就好剝壳了,否则未作“退壳\"处理的蛋就较难剝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皮,这是一个生活问题,也是一个有关生活小窍门的问题。煮熟的鸡蛋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分别来说明一下。
第一,煮鸡蛋前鸡蛋的选择和煮的过程。
1.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选择新鲜的鸡蛋,不要选择时间超过十天甚至是半个月以上的鸡蛋。新鲜的鸡蛋煮熟了之后很容易剥皮,不会发生粘的情况;相反,不太新鲜的鸡蛋煮熟了之后不太容易剥皮,极容易发生粘连,蛋皮和蛋白不容易分离。
2.在煮的过程中,有的人习惯把鸡蛋从开始就放到冷水里煮。其实如果先把水烧温了,在快要沸腾的时候再把鸡蛋放进水里,要比直接放进冷水里煮要好剥皮。当然,这个时候你放鸡蛋时需要慢慢的搅动一下,不能一下子扔进热水里,否则容易炸裂!切记!切记!
第二,鸡蛋煮熟后,剥皮的手法。
鸡蛋煮熟之后,有的人在剥皮的时候只是轻轻一碰,然后就一点一点的剥皮,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蛋皮和蛋白粘在一起。如果你把鸡蛋皮轻轻敲打碎了一块之后,继续把敲碎的面积扩大,扩大到整个鸡蛋,甚至是用双手把鸡蛋捧在手心里揉滚一下,这样蛋皮就会完全脱离开蛋白,用手一扯就会脱落。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总结的生活小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心生活,生活才能够精致!愿大家都过上精致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有时候还真遇到过这种事,在工地干活,每天早上一人一个卤鸡蛋。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有的鸡蛋那么容易剥皮,有的把蛋清都抠烂了也不容易剥开,到底咋回事呀!
煮鸡蛋一定要冷水下锅:
冷水下锅的鸡蛋有时候好剥皮,同一锅煮的鸡蛋皮都有好剥与不好剥的。这可能与鸡蛋的新鲜度有关,有的鸡蛋新的与老的放在一起岀售,特别新鲜的鸡蛋皮与老一点的鸡蛋皮相比较会难剥一点。
煮鸡蛋要一次性煮熟:
前有一个月,工人比较多,一个院子里住的都是工人。人多,用电多,电压有点不稳。我用电饭煲煮鸡蛋煮了半个小时水也不开,干脆关了开关,等下午再煮。结果这一锅鸡蛋的鸡蛋皮特别难剥,工人每天一剥鸡蛋都唠叨,我才想起来应该是煮鸡蛋当中停火的事。据说分析,鸡蛋遇热没被煮熟,鸡蛋内层皮遇热膨胀之后又紧附在蛋清上,所以才出现鸡蛋皮难剥的现象。
鸡蛋煮熟之后捞出来晾凉或过下冷水易剥皮:
每次卤鸡蛋,先将鸡蛋煮熟之后捞出来晾一会儿,或将煮熟的鸡蛋捞入冷水中激一下。遇热膨胀的鸡蛋内皮膨起,又遇冷水或在滚烫的热水中被捞出,内皮收缩,剥鸡蛋的时候蛋清与内皮分离,所以鸡蛋壳一下就被剥掉了。
煮熟的鸡蛋卤制时一定要打破外壳:
煮熟的鸡蛋无论是半途捞出,或过冷水,在加调味料之后一定先要将鸡蛋外壳打破。这样做的目的其一就是便于鸡蛋入味,其二就是卤好的鸡蛋更易于剥皮。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总结的一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分享更多日常生活经验。
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头条号优质美食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美食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小惠的生活头条号,您的阅读分享、转发点评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感谢大家的支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