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
鸡蛋,煮熟,蛋清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有的很难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刚生下的新鲜鸡蛋pH值在7左右,这时的内膜与蛋清的附着力最大,所以,煮熟后最不容易剥壳。鸡蛋是一个生命体,会进行呼吸作用,它存放一段时间后,随着代谢废物的积累,蛋白的pH值就会逐渐升高,使蛋白与内膜的附着力逐渐减小。当pH值达到8.8左右时,蛋白与膜连接最为松弛,这时若把鸡蛋煮熟剥壳最为容易。蛋白的pH值达8.8左右,在气候寒冷的冬天,大约存放5~8天;在气候炎热的夏天,只需2~3天即可。
下面就分享一下怎么煮鸡蛋容易剥
如果是新鲜鸡蛋的话,水开后在水中加一点的小苏打,使得烹煮的水呈碱性,这样煮出来的鸡蛋就比较容易好剥了。具体如下:
泡水
在煮鸡蛋之前,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
火力
煮鸡蛋时用大火,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应选择中小火最佳。
时间
在确定了火力大小之后,只要准确地掌握好了煮蛋时间,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因为鸡蛋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时,鸡蛋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搅动
为了使蛋黄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间,应在鸡蛋下锅后用手勺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锅中的水呈漩涡状转动,直至煮熟。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煮鸡蛋为什么有的容易剥皮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冷水下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当我们煮熟鸡蛋的时候,
为什么有些鸡蛋是很难剥完整的呢?其中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
煮鸡蛋不好扒皮,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那怎么才能使鸡蛋好扒皮呢?
主要注意下几点就可以避免鸡蛋难去皮的现象:
新鲜鸡蛋是比较难去皮的,因母鸡刚下的鸡蛋内的蛋液饱满,蛋液的各种成分处于无流失状态。
蛋皮与蛋液之间连接层紧紧缠绵着,所以难扒皮,这种情况下在煮或者蒸鸡蛋前,最好先用手拿起鸡蛋晃一晃。
然后在煮或者蒸制,蒸制完捞出用冷水激一下,扒皮就会很容易的多,因鸡蛋蒸完或者煮过后。
鸡蛋内处于高温状态,经过冷水瞬间冷却会产生鸡蛋内的热气体无处释放,就会冲击蛋皮与蛋清之间的链接膜,使鸡蛋皮脱离,这样就是好扒皮的原因。
最后,要想鸡蛋好剥,首先煮熟时捞出就放到冷水里泡上五分钟,这样蛋壳就自然分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热涨冷缩的原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我妈的经验之谈,刚下的鸡蛋不容易玻壳,那怎么办呢,刚煮好的鸡蛋捞出放凉水里过下就容易了,嘿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专门做这个的,所以很了解。不能用新鲜鸡蛋,买的鸡蛋最好放几天,刚下的鸡蛋护皮,不好剥。放几天之后煮熟,轻轻一剥就下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店旁边就是面馆,他们每天会卖出很多剥好壳的鸡蛋,大概每天早上都有好几百个,我也好奇他们的鸡蛋怎么剥的,慢慢剥好耽误时间啊,后来经常看他们把鸡蛋拿出来晒太阳,我很奇怪晒过不是还容易坏吗?,结果问过他们说晒过后煮熟了特别好剥,家庭中肯定不可能提前晒鸡蛋,煮熟后要放凉水里泡一下才好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大山,感谢支持,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如果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请记得转发或者关注一下,谢谢!
煮鸡蛋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个疑问,为啥煮熟了的鸡蛋,有的好剥,有的不好剥,其实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鸡蛋新鲜与陈旧。不要用新鲜鸡蛋拿来煮,因为新鲜鸡蛋它的皮壳与蛋清蛋黄粘着没有脱离,这样煮好后,就难剥下来。当然煮鸡蛋要陈旧的好,鸡蛋陈旧一般在7天左右,蛋清蛋黄自然就与皮壳分离,这样煮熟后的鸡蛋就容易剥下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