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商鞅吴起等变法家为何都不得善终?
商鞅,吴起,贵族战国时期商鞅吴起等变法家为何都不得善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综上所述,虽然变法者为历史前进做出了极大贡献,但自己往往得不到善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假如你有两百块钱,另一个乞丐没有钱,一个人从你手里抢了一百给那个乞丐你会怎么做?
假如,有人问马云,你的淘宝抢占了实体店这么多利润,你分出一部分补偿给那些倒闭的店主,你猜马云会怎么说?
假如,有人问潘石屹、李嘉诚、王健林之流,你们的房地产挣了那么多老百姓的钱,把你们剩下的房子都拿出来给那些买不起房的人免费住,你猜他们又会怎么说?
不是变法者不得善终,而是那些原本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上层阶级既得利益者不允许他们善终。
如果说,求存是生物的本能,那么自私就是人类的本性。
这里并非是贬义,事实上,正是由于自私才会出现利益差,而利益差才是驱动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原动力!
有差距才会有欲望,而有欲望才会驱使人去创造去追求。
可是,这个过程并不平静,而是伴随着血雨腥风。
变法家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纵观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个时代都必然要经历一个轮回:
艰难的初创期—蓬勃发展的前期—到达顶点停滞的中期—日渐衰败的后期—穷途末路的晚期。
任何王朝,无一例外,都逃不过这个宿命。
而当一旦走入中后期,就会有一些思想上眼光上超前,具有良好的危机意识的人最先觉醒,这个时候,变法家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变法家是一个时代一个王朝的先驱,也是一群悲哀的人!
先驱自不必说,他们最早觉醒,痛民之所痛、哀王朝之哀。
他们试图以一己之力,唤醒已经日益沉寂的社会。打破已经趋近固化的阶级为当前王朝续命。
但是这个时候的变法者,面对的困难也是最大的。
一方面,原有的既得利益者在拼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们不惧怕法律、责难;只要能保持现有状态,杀掉这些有可能点燃燎原之火的人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下层阶级尚未被完全刺痛,他们还带有原有的惰性,带着对当前社会的虚假希望继续沉沦尚未觉醒。
在此时,就算是变法者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难以反转这个社会。更不用说打破僵局,击碎阶级壁垒为当前王朝续命了。
而当社会进行到末期,此时的民众已然觉醒,干柴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差一颗火星。
这时的变法者和社会大趋势却成了逆向而行。
觉醒的民众之中的先驱者的目标由变法续命转变成了改天换地。
原来的变法先驱,此刻却又变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遗老遗少,那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被新时代的火焰灼烧成灰烬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以上,便是变法者不得善终的最主要原因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浅见,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交流!
文章由《杂看世界》原创,喜欢历史,想看更多历史趣事,别忘了关注我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商鞅变法不得善终因为,第一个是明君,虽受贵族排挤但他的意思其实就是皇帝的意思敢怒不敢言,变法期间杀了太傅,那种感情中国人都懂得,所以就记下了仇,老子一死,儿子继位后对他恨的不得了找了个借口就把商鞅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革要付出成本,特别是政治社会制度的改革,因为面广度深,成本更大,最后搭上改革者的前途乃至身家性命都是常见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吴起和商鞅的变法即属于这类改革。改革本身是正确的,也确实收到了实效,商鞅的改革尤为明显,意义深远,为秦国一跃而为超级大国铺平了道路。
变法取得了如此成就,国家以及民众应该感激不尽才是,为什么他们的下场都不好呢?
与儒家一样,法家全部理论都以人性论为基础。所不同的在于,儒家主张人性善,法家坚持人性恶。所谓恶,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自私自利。由于人在本性上就是坏种,儒家的以德治国(教化、引导向善)也就行不通了,必须以法治国。这个法不同于现代法,它只对包括权贵在内的臣民有效,而君主凌驾其上。就是说法制仅仅是君主治政的工具,其目的只是富国强兵,跟老百姓的福祉扯不上关系。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法家的成功在于法,失败也在于法。
商鞅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说说吴起。
吴起比商鞅早,战国时期卫国左氏(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人。曾经投入孔子的学生曾参门下学习,后放弃儒学,研读兵法韬略,成为法家先驱。他一生成就颇丰,最突出的是楚国变法。国君楚悼王很欣赏吴起,命他担任令尹(相),他的改革以“明法审令”为核心,也就是重新修订法令。楚国实行的是贵族分封制,大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相袭,严重威胁国君的权威,分散了国家实力。吴起废除掉原来的分封世袭制,强令那些封君交出领地,由国家统一管理。同时,鼓励农耕,加强武备,实行富国强兵。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一度陷于贫国弱兵的楚国实力大增,竟然出兵中原,一直打到黄河边上。
功劳如此之大,下场却为什么那么惨呢?
第一,吴起的人品有问题。他的故事很多,留给人们的印象很是另类。吴起功利心极强,以至于亲人都可以牺牲掉。在曾参门下时,母亲死了都不回家看看,气得曾参跟他绝了交。因为妻子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要求编织一条丝带,就休妻赶回家;在鲁国为将时,由于后续妻子是鲁国的宿敌齐国人,遭到怀疑,他就杀了妻子以表明自己的忠心。至爱亲朋都可以变成手段,还有什么不能践踏的?所以,当他极力展示人性中美的一面时,总是让人疑心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上一篇:软装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