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希特勒,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希特勒一直避免与英美二国兵戎相见,尽量不要激怒美国……可惜日本人这个猪队友最终还是忍无可忍向美国宣战了。当丘吉尔和蒋介石得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都不禁喜出望外,欢呼雀跃……二战德日意必惨败的结局也基本上锁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的,大规模的军队,被挤压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这样的局面,打击它的最好办法,就是空军轰炸。而不是机械化部队进行一次次的消耗冲锋……,敦刻尔克这个地区水网纵横交错,若是英法联军背水一战,德国的装甲部队必将受到重创。或许二战的历史都要改写。我国古代的军事理论上说,穷寇莫追,毕竟在这之前,英,法两国军队,是在德国闪电⚡战的突然攻破防线,而一溃千里的。不是被厮杀失败过后的逃避。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一旦逼急了,兔子还咬手,何况这是英,法的精锐。而德国进攻的也是希特勒的精锐,不愿意看到巨大的人员伤亡。其实,救敦刻尔克的英法士兵或许就是上帝,天气因素导致德国空军不能起飞轰炸。而英国的海军和商船不顾一切的来进行撤军。说实话,这也就是英国有这个力量,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将几十万人运回英国。这个力量至今想起都觉得震撼。莫说希特勒了。要是我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觉得遗憾,毕竟它超出人的正常想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特勒有心放他们一码,希望借此表示友好,同英国单独媾和转头进攻苏联。当时德国纳粹党的副元首赫斯为此独自驾机飞到英国同皇族联系此事。无奈英国失败后下不了台,决心同德国死扛到底……把赫斯关进了大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特勒那是贪!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其中很多弱点适合你的贪欲结合在一起的,你贪心想要夺取某样东西的时候,那某些人就可以抓住你这个弱点,然后循循善诱,导致你的智商在这件事情里面急速下降。
你比如说在当时的战国时期,张仪说要送600里土地给楚怀王,楚怀王当时竟然同意了这种事情,说实话任何一个在局外的人都会看的出来这件事情纯属胡扯,600里土地秦国的人费了多大力气才拿下这600里土地,你张仪一句话就能把600里土地送给我。但是楚怀王竟然同意了,当然这其中有人游说这是其中一个点,但最重要的就是楚怀王贪心了,他就是希望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这600里土地,这个就是贪,张仪就是利用了这种贪,让楚怀王付出了代价。
英国在从敦刻尔克撤退自己的军队的时候,希特勒当时其实也想一举消灭英国人的,不对,但是他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不纯粹。
就比如说,德国在进攻法国的时候,整个国家内部众心成城专心一致,想要攻破法国的防线,所以才缔造这样的奇迹,而吸收了当时一心想要击败法国,所以懂得放权,他把这一个重要的作战任务交给了一个年轻人的手里面,并且缔造了奇迹这一点可以说希特勒在此时脑子是清楚的,但是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希特勒脑子就开始犯糊涂了。
第一军队进攻法国并不是没有损失,尤其是作为进攻主力的装甲部队损失更是多,在这之前英国和法国多次反击,(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尚可网)使得装甲部队损失的数量一直都让希特勒十分担心,万一这30万大军临时反扑到他自己的部队将会损失惨重,所以希特勒就希望能够兵不血刃拿下敦刻尔克。
第二,接下来希特勒的作战指标不是为了攻击英国,而是能够进攻前苏联,对于他来讲前苏联的威胁远在英国之上,所以希特勒必须得要保存实力,为接下来的进入苏联作战组织力量,而此时的装甲部队每一个都是宝贝,所以希特勒这个时候对于英国的态度大多是处于拉拢和打压两个方向上摇摆,他拿不准主意。
此时戈林炸了出来,戈林用了一套方案,用这套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装甲部队的损失,而且空军部队出击,怎么可能有伤亡,德国强大的空军部队就能够截断敦刻尔克撤退的英军道路。
其实当时脑子清楚一点都知道,装甲部队出击最容易阶段英俊的撤退道路,即便不能够快速的功课,敦刻尔克也能够咬死对手,让对手待在敦刻尔克不敢撤退。
但是当时的希特勒的思想大概就是我全都要的意思,我既想拿下敦刻尔克,我又不想让自己的德军装甲部队损失太大,此刻只要任何一个馊主意能够满足这两点,希特勒都会去考虑,甚至直接同意。
你要问题这件事情的格林知不知道这种情况,他肯定知道为什么在进攻第一天的时候空军部队就损失大量的战绩,而格林只是像希特勒汇报自己战果究竟如何,并没有像希特勒汇报说当时自己损失多少部队,直到最后自己的部队损失数量太大了,格林才像希特勒打了报告,让装甲部队出击吧。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希特勒这个时候脑子确实短路了,他太贪心了,贪心到他的智商跟着他的这种贪心程度最后直线下降,在这之后的战场里面,希特勒因为他的这种贪心付出的代价更加惨重,不过这一回造成的损失并不直接,希特勒觉得可有可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