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希特勒,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戈林使的坏
当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
围住了敦刻尔克的几十万英法联军
联军看来要么投降
要么下海喂鱼
别无它途
此事急坏了戈林
这样伟大的胜利
若与戈林无关
戈林受不了
于是其向希特勒夸下海口
美其名曰
减少德军精锐伤亡
敦刻尔克的联军
由戈林率领的空军消灭
希特勒鬼迷心窍
居然信以为真
下令古德里安停止进攻原地待命
不得再发一枪一弹
古德里安据理力争
希特勒不予理睬
严令古德里安部队执行命令
古德里安气得要吐血
眼睁睁的看着
还有联军部队经过德军阵地奔赴敦刻尔克
德军无奈目送
此时上苍有眼
海峡天气连续数日不佳
能见度差
德空军攻击联军难以奏效
英国调动一切海运力量
将三十多万联军将士接回英国
希特勒醒过顿来
再令古德里安全力攻击
仅仅消灭了联军掩护撤退的部队
古德里安仰天长啸
希特勒心有不快
但事已如此
又能怎样
故,希特勒输了关键一局
为以后盟军诺曼地登陆保留了生力军
#凌远长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希特勒不是一个傻瓜蛋,他的真实意图是要这些被包围的英法联军自动放弃武器,向德军投降。
希特勒命令德军装甲部队停止进攻,不是不想消灭被包围的几十万英法联军,而是要用这几十万联军士兵的生命做诱饵,迫使英国妥协,接受德国占领整个欧洲的现实。
正是由于这样的考虑,才让邱吉尔赢得了征收各种船只来敦刻尔克运残兵的时间,等到希特勒不耐烦,计划实现不了的时候,已经晚了,几十万联军已经拼死运过了英吉利海峡,成为后来诺曼底登陆的有生力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二战的欧洲战场来说是一次重大转折。这一伟大行动共经历了9天,共有33.8万人撤回了英国,这其中主要是英法联军,其中还有部分比利时军队。虽然这次大撤退让英国和法国军队以及民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这股军队成为了后来重返欧洲大陆战场最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正如丘吉尔说的那样“我们挫败了纳粹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即将孕育着下一次的胜利”。
(敦刻尔克大撤退剧照
)
德国在“闪击波兰”之后,处于欧洲西线的英法联军则若无其事的待在马奇诺防线的战壕和碉堡之中尽情消遣,再加上政府的“绥靖政策”,寄托于德国进攻苏联这种想法让英法联军疏于防备。于是德国在1940年5月集结了A,B两大集团军近136个师军队对西欧进行了夹击,很快比利时和荷兰沦陷,德军从背后直接切断了英法联军和马奇诺防线的联系,马奇诺防线就这样轻易被德军攻破,于是数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逼迫在英吉利海峡法国一侧,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整个欧洲都将纳入德国纳粹的版图之际,希特勒却下达命令停止前进,这为后来的“发电机行动”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乘船抵达英国的士兵)
希特勒之所以在迎接最后胜利果实时做出停止向敦刻尔克进攻的命令,这其中和当时的战争状态、环境条件以及身边副手的提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德国在派出上百万军队对欧洲西线进行打击时战争武器装备消耗太多,德国的装甲部队在两个星期内的连续攻击已经稍显疲惫,士兵同样也疲于应战,再加上敦刻尔克地区纵横交错的沟渠和战壕让德国装甲部队难以行进。希特勒深知这数十万英法联军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撤出敦刻尔克的,但是最后历史表明德国严重低估了英国海上运输能力,这次英国举全国之力集结了渔船、货船、游艇、渡轮等成千上万个船只,英国民众的团结一致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敦刻尔克大撤退剧照)
作为德国空军司令的戈林不希望陆军抢了全部风头,于是联合作战部部长约德尔对希特勒提议可以使用空中力量将英法联军全部消灭,这样可以让后方的陆军装甲部队有所喘息,这一提议也成为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关键。在德国空军的猛烈轰击之下,敦刻尔克变成了一片废墟,军舰根本无处停泊,一旦海面上出现船只,德国战机就对其进行猛攻,不仅如此,水面之下还有德国潜艇虎视眈眈。这给英国船只带来了很大困难,前几天每天仅仅只能撤出一小部分士兵。但是到了第五天,海面上出现了大雾现象,这直接导致德国战机无法起飞进行作战,这两天时间,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出了12万军队,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就包括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上将。
(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英国船只)
希特勒一直没有放弃英国将对德国进行“求和”这一期待,其一直倡导和英国提出和平呼吁,从而让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利益更加扩大化。曾经希特勒就请英国首相张伯伦谈论此事,但是到了后来丘吉尔执政以后,彻底将“求和”转变成了“抗争”。而敦刻尔克危机让德国再一次看到了希望,数十万英国即将成为德国再次和英国舌战的筹码,但历史总是偏向正义的一方,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非但没有让英国失去信心,反而更增强了和纳粹德国抗争到底的决心。
英法的绥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国纳粹法西斯主义的增长,同样也间接的促进了敦刻尔克大危机。而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并非是希特勒脑子短路,而是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