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希特勒,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几十万英法联军能撤离,是希特勒脑子“短路”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希特勒正想着如何减轻伤亡呢,戈林的表态正中下怀,于是就命令部队停止追击,等待空军支援。
三、地形让希特勒望而却步。
追击联军的过程中,跑在前头的自然是德军机动部队——装甲集群,由于追击速度太快,机动部队跟后面步兵脱节。而摆在机动部队前面的敦刻尔克不是一块平地,而是大片大片的沼泽和起伏不平的低洼地。联军多是步兵,通过低洼地区当然不太费事,但装甲部队通过时,速度一定会受到影响。而装甲部队孤军深入也面临被联军埋伏吃掉的危险,最稳妥的办法是等步兵跟进,在空军的掩护下打歼灭战。
因此,希特勒下令部队停止追击是审时度势做出的比较明智的判断,而不是脑子短路。只不过希特勒完全低估了联军战斗到底和英国人民对军队的支持,才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敦刻尔克守军,希特勒是属于暂时吃不掉,等收拢兵力以后,一举消灭的。而他在收拢部队的时候,英法在源源不断的撤退,希特勒属于是没来得及吃掉他,在两边与时间赛跑中,希特勒输了,让盟军跑了。
敦刻尔克的局势是属于,盟军几十万人在敦刻尔克囤积,德军只要把他大部队推过去,一口气就能吃掉,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一个问题了。而德军下令停止前进,这绝对不是犯糊涂,而且,停止前进的命令是龙德施泰特等人研究决定的,并不是希特勒的意志,而身处最前沿的古德里安也停止了前进。这就说明,这里面有问题,不能再往前了。这会儿德军是很想吃掉敦刻尔克的守军的,但是很无奈,不敢打,一打就容易穿帮了。
法国战役中,德国所使用的是一号二号三号这类小坦克,还有半履带车摩托车这类的,这个部队的装甲和火力是严重不足的,但是优点也很明显,装甲集群的快速机动能力很强,突击能力非常迅速。而这个部队弱点也很明显,攻坚能力一般。而且,这会儿德军的战线已经拉了很长了,部队也很难集中,散落的部队很多,补给线太长,供应能力也不足了。
德军将盟军像赶鸭子一样赶到敦刻尔克之后,5月21、22日英军还打了一次反击,德国人吃了不少亏,这会儿德军也是没力气了。随后24号德军统帅部就下令停止前进,以往,古德里安在法国开坦克狂奔的时候,他都没有理会上级叫他停止前进的命令,古德里安隆美尔都是撒腿跑,而这次,他们听话了,说明他们警觉到了危险了。这个危险来源于敦刻尔克那四十万人,再加上周围的法军。
前面是四十万盟军,德军兵力有限,战线过长,如果贸然突击,前面那片沼泽地就够受的,如果不能一口气吃下这伙盟军,德军面临的危险可就大了。这会儿法国虽然不行了,但是英国还在,英国如果派部队登陆,拦腰斩断德军,那德国装甲部队被切割了,处境就是非常危险的了。这点在十年之后的仁川登陆有过类似的桥段,当时麦克阿瑟临危救难、力挽狂澜。
这会儿德国在收拢部队,他准备6月1号11点进行全面进攻,向前推进,而德军推进途中,6月2日,英军最后一支部队上船,3号一天在撤法国人,4号十点钟,德军来了,盟军跑了。4号英国海军又回去一趟,撤回来两万六千名法军,剩下几万人被俘。德军前进道路上,还有一大群法军在阻击,最后没能上船的。
德国人放走敦刻尔克盟军,不是不想吃掉,也不是为了和英国人媾和,消灭了媾和更好。希特勒在13号训令当中,就强调了要消灭敦刻尔克守军,只不过,时间不足,英国海上力量太强,给人都带跑了,看的德国人目瞪口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希特勒脑子短路那二战就打不起来了,其实一开始德军的装甲部队虽然高歌猛进,但是主要还是装甲部队在推进,后续的步兵跟进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德军的进攻的兵力并没有完全合拢,所以希特勒也希望步兵上去之后再围歼他们,毕竟德军装甲部队面对的可是几十万的英法联军,并且在兵力的极具收缩下就低防守,其战斗力希特勒也不敢小觑。这是在初中时期我看二战史相关书籍时在军事的角度给出的看法。
那么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希特勒知道几十万英法的部队退守敦刻尔克,虽然在前面的战局中一直败退,但希特勒也清楚,英法联军已经是背水一战(这里的水是大西洋),按中国的兵法来讲,这样的战局就是死局,按理来说英法联军根本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没有退路的联军在德军的逼迫下做困兽之斗的话,没有后续支援的装甲部队是否能打得过置于死地、做困兽之斗的联军呢?这是作为一个军事家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脑子短路”。那么置于死地的联军看似早晚都得被消灭,那为什么不等自己有完全的把握在动手呢?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吗?李云龙他老丈人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希特勒在敦刻尔克停下来也有政治的原因。那就是以在敦刻尔克的联军作为筹码向英军谈判,德国在前面打那么多,但一直没放弃和当时的欧洲老大英国谈判,就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德国还派出了德国的第二号人物鲁道夫-赫斯前往英国谈判。德国的条件很简单,承认德国现有利益,允许德国向外殖民,接管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等。而英国知道一旦答应德国,欧洲大陆就有可能被德国统一,这是英国最不愿看到的,所以英国拒绝和谈,还直接击落了前来谈判的鲁道夫-赫斯的座机以示决心。
所以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德军的一次赌博失利,其实前面在战争初期德国打的也并非顺风顺水,德军在开战之初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就像赌博一样,突然的暴富让德国人在后面的作战计划中变得保守,也就是在敦刻尔克要有十足的把握在打,但谁想到英国人居然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了。最后得说一下,有一大部分法军在最后的关头掩护了联军的行动,为了让他们撤退,法军很自觉的打起了阻击战,直到联军撤完才投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