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命题,学生,学业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门门都要认认真真地教会学生,学生也要认认真真地学会每一门课程!因为,将来门门都要考试,而不是初中哪些过去必考的就学就重点教,不必考的就不学就不重点教——好像没有了重点,没有了目标,全面开花,样样俱到!不容易啊!
今后的考试还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过程。这里的思维过程还比较好应对,关键是创新意识!如果学生都有很高的创新意识的话,那就好很了。——怎么培养?怎么激发?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过去没有的,现在没有不行了,跟不上脚步和节奏就要被淘汰了!教师们,怎么办呢??
将来的命题就像下面黄色线条所描述的一样。这是不是有点和高考的试题比较相向呢?“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要求是不是更加高难了呢?
取消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代之以课程标准的命题依据,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确确实实是增加了高度和难度,各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考定教过去式 素养当头新风向
曾经风靡一时的考纲完成历史使命,那种以考纲来指导备考即将成为过去式。现在对于教学起指导意义就是剩下《课程标准》,其中意义应该是巨大的。
第一、否定教学不是为了考试。分数,一度成为一门学科追求目标。其实,每一门课程开始,注重是学生某一种素养培养,知识只是这种素养一个基本认知,更重要课程价值是培养学生的某一种素质和能力。很多教师把课程标准当做一个起点,而把《考纲》当做一种追求目标,甚至把知识细化成若干层次,通过大量练习去让学生会进行所谓应试训练。有些出版社还根据考纲,把体型整理成母题,让学生重复训练,最后考得高分,形成高分低能现象。
第二、强化了素养在学科中本位。因为《课程标准》在指定过程中,一开始就是注重学科素养。一定知识和概念形成,也是为了服务这种素养养成过程。放弃《考纲》目的在于强化《课程标准》导向性。这样以来,更加注重学科素养在教学中引导作用。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某种素养。
第三、强调以省命题为主命题形式,更加突出学科特点,这样以来,会更加注重在试题中突出素养考察,会淡化一些记忆性和重复性考题,更加符合学科特质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得到强化,试题难度和考察会更加趋向合理。从根本上引导教学向学科素养转变。
第四、考试逐步向实验和动手能力转化。理化生作为科学一部分,都是紧密联系的。高考自由选课想打破这种天然联系,看似很有革命意味,其实是一种胡闹。最近看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来信,科学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哲学管。教育本质在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虽然中国在概念和理论传授上注重了,但是却忽略科学本质是实验和探究,适应规律去改变自然是科学先进性最集中体现。最近,教育部强调实验要进入中高考要求,应该是吧破乱反正一个开始。要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文件提出,各地各校要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综合运用观察、观测、模拟、体验、设计、编程、制作、加工、饲养、种植、参观、调查等多种方式,促进传统实验教学与现代新兴科技有机融合,切实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实验教学中要遵循学科特点,积极推动学生开展研究型、任务型、项目化、问题式、合作式的学习,应该是今后理科教学一个很现实问题!
总之,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是教学一种回归,更是一种价值变化。高考中考是最公平一种评价方式,但是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突出了学科素养,为教学指明新方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1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将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01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代浪潮中,《考试大纲》终于谢幕。
考纲最为人所诟病的是: 在它的条条框框下,教师“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教什么学什么”。一切以考纲规定的内容范围为指导,考纲规定的重点内容,那得好好教、多花时间反复教;考纲之外的内容,那就简单教、快速教,或者干脆不教。
在应试教育时代,考纲划定了范围,让广大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有的放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甚至可以猜测出个别中考的考题。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你让他做卷子,没问题!但你让他实践创新,对不起不会。总之,那是一个“一切为了中考”的时代。
然而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应试教育在这波浪潮中,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作为应试教育时代象征的《考试大纲》,自然也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02
需要提醒老师们注意的是:这次《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还有几个信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
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
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
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
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03
面对取消考纲这样重大的变化,我们新时代的初中教师该如何去应对呢?
1)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以课标指导教学。
《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后老师们要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展开教学,中考的命题也将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
《课程标准》出台已有不少年了,我们在平时上课时,也一直在强调要研究课标。但仍然有不少老师,对课标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按照教参和教材上课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课标里不仅规定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更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
2)关注时事热点,特别是那些与知识点有关联的。
“死读书,读死书”、盯着考纲里那点内容展开教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育现在要培养的是知识面宽广、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关注时事新闻热点,分析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并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