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氧运动指的是哪些运动?为什么?
有氧运动,氧气,心率有氧运动指的是哪些运动?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氧运动是指:依靠有氧代谢系统提供能量来完成的运动。长时间的中,低强度活动如步行,慢跑,以及长距离跑和长距离游泳等都属于有氧运动。有氧氧化供能一般在三十分钟以后。
做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最大吸氧量
降低最大强度运动时的心肌耗氧量,心率和血压。
降低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降低体脂肪量,尤其是腹部脂肪量。
降低胰岛素的需求量,改善葡萄糖耐受力。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能使人产生运动性高潮,降低焦虑和忧郁。
有助于提高或维持骨密度,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
有氧运动能使身体更加的协调,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也伴随个人自信心的强化,并增强完成日常工作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时候,它主要是以我们身体的能量代谢系统以及能量供给的顺序来区分。
在这里我们先来说一说人体能量代谢的三个系统
磷酸原系统
磷酸原系统主要是针对于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来提供atp,并且不管你进行运动,它持续时间多久,他在最开始的那短短的几秒钟都会运用到磷酸原系统
这个能量系统它主要是依赖于atp的水解和高能磷酸原分子磷酸肌酸(CP)的分解
糖酵解系统
糖酵解指的是碳水化合物分解,再合成atp的这个过程,所以说它这个主要的能量来源是源于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分的这个物质
糖酵解中的atp合成速度要略低于磷酸原系统,但是与此同时,相对于磷酸计算而言,我们人体内的糖原和葡萄糖储存的会更多一些,所以在糖酵解过程中atp的合成能力要大于磷酸原系统,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磷酸原系统主要维持在运动的前几秒钟而糖酵解会针对于总统时间的高爆发力运动更有帮助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在静止或者说是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当中有氧氧化功能系统是提供atp的主要来源,他们的主要是以碳化合物和脂肪作为能量的供给,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里的蛋白质它并不会以能量供给的形态参与我们的身体代谢
但是在静止状态时我们人体消耗热量以及生产atp的主要来源70%都是以脂肪作为能量供给,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我们身体的供能会由脂肪向碳水化合物转变,其实强度越高的有氧运动他能量的主要来源还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久,强度不高的前提下,这个时候我们身体的能量供给将会改变为主要由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
有氧运动的判断前提主要是根据她的代谢类型来判断
有氧运动它更多的是以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来作为能量供给,而这两个系统他的实际运动应用模式也是比较固定的
说的夸张一点,只要是持续时间三分钟以上的运动他都可以称之为有氧运动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保证一个高强度的运动,你是维持不了三分钟的时间,所以说有氧运动它第一以代谢系统类型为判断第二,以他的时间来判断就可以了
同时有氧运动的主要概念还是与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当中氧气的摄取量为参考标准同时辅助以心率来判断
有氧运动它的特点就是运动持续时间长,但是运动强度低
不过我觉得这种稍微有些问题,假如说你这个人体它是处在一个氧气含量非常高的地方这个时候不管你做什么运动,他的身体当中氧气的水平都是非常高的,所以说单纯的以身体摄氧量来判断的话,还是差点意思
我个人更倾向于以能量代谢系统来判断
希望有帮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运动项目分类,有氧运动分为以下几类
体能类:走、慢跑(包括室外和室内跑步机上),跳绳,登山,野游,自行车,游泳,划船等;
表演类:舞蹈(包括交谊舞、国标舞、迪斯科等)、舍宾、健美操、秧歌以及扇舞等集体舞;
武术类:太极拳、太极剑、八卦拳等;
力量耐力类:俯卧撑、仰卧起坐、俯卧后仰,轻器械(如哑铃)练习,健身房里联合器械上各种重量轻、重复次数多的力量练习等;
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气排球、高尔夫球、台球、门球和保龄球等;
其它:踢毽子、抖空竹、放风筝、钓鱼、气功及瑜家珈等。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0%)。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强度低且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30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的60%至80%)。
掌指练习
方法:两掌胸前合拢,五指分开,指腹相对。两手第一指腹相互作抗力推进,两掌缓张,呈“爪”形静态抗力10~12秒,重复7~8次。
效应:增强指部展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肌力。
提示:指腹互推时,均需适量抗力,递增抗衡强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