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语文教育权威温儒敏教授最近在全国中语会上的重要讲话,你认同吗?
语文,单元,教材对语文教育权威温儒敏教授最近在全国中语会上的重要讲话,你认同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要培养自己有“定力”,这里说的“定力”,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因此,我要特别提到一个词——“读书养性”。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园地”,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
阅读可以拓展视野,可以接触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可以让人在精神气质上超越庸常的环境。“读书养性”和读书的实际目的不矛盾。读书为考试、为谋生谋职,都是必要的、合理的,实际的,但也要树立更高的“养性”的目标,让这个目标把考试、谋职等实际的目标带起来。
一一这个问题,温教授谈得最多,但没有新意,还不如提“教师读书修养”科学些。另外,基本否定网络阅读,等于否定最先进工具的应用,这不是背时吗?有问题,问度娘,多方便啊。
五、老师读书的三个“圈层”
温教授围绕如何读书,提一些建议,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就是读书的计划和书单。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如果没有计划,又没有足够的毅力,是不可能坚持读书的。
每位老师的书单不可能都一样,但建议都能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是套在一起的三个“圈”。最外围的那个“圈”,是通识的部分,往里边的第二个“圈”,第二部分,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书目。再往里边的第三个“圈”,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书目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的那些专业的书。
当然,这三部分书目之外,还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娱乐的,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不用专门设定一个“圈”,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让更多的老师成为“读书种子”,那么就能用好新教材,切实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这是我所期待的。
一一这本来是没有什么新意的,但因有“三个圈”和“读书种子”的形象说法,变得有点“新鲜”了。
一一让我们谨记马恩的金句: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谨记哥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结语
温教授、温主编在百忙中拨冗参加全国中语会,这是有教育情怀的大家风范!他当北大中文系主任时曾说一一对全国的语文教育问题,北大中文系要有发言权!于是他兼任北大语文研究所所长,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王岳川,甚至自称“孔和尚″的,都对语文发言很活跃,风头盖过北师大。
我崇拜温教授,对上面温文,我点赞大于拍砖。之所以拍砖,也是抛砖引玉一一期待大家的争鸣和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降低中高考难度,提高阅读兴趣,弘扬汉语发展。
才是理智的。否则是疯子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认同,小学一年级就要背国学书,考试又没考,小孩子那么小理解能力还不够,每次背诵国学背到发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同,一万个赞,还应该进一步提高语文的传统文化。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学习甲骨文,这样到高考那年,语文就可以用甲骨文试卷了,不对,语文试卷应该是龟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考试能考到的教材,能考高分的教材,家长学校学生就喜欢。邓小平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看好教材。另外我还有个想法,语文只是学其他学的工具,能足以理解其他学科知识就行了,有必要让学生改一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人造病句吗?有必要咬文嚼字吗?有必要理解什么句子含义吗?钻那些修辞啥意义?让背过多的文段和古文,同孔乙己会八种“茴\"字的写法何异?老师被教,学生被学,都劳累苦恼,无趣无奈。语文是不能没有,但也不能让学生厌学语文,应让学生有一种收获感和成就感,而非试卷故意刁难学生,一篇阅读文章弄得学生头昏脑胀。写作只要文从字顺辞能达意即可。
上一篇:该怎么和孩子培养感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