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大家有何见解?
苏轼,心安,岭南苏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大家有何见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元丰六年,王巩北归,苏东坡去看望他。王巩叫出寓娘为苏轼献歌。苏轼只觉寓娘容颜更为年轻,就问她“你在岭南生活是不是不习惯,毕竟曾经住在京师各方面都很优渥。”
寓娘答以八个字:“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感叹于一个纤柔女子竟能说出如此豁达之语,遂作《定风波》词以称赞。
白居易有诗曰:“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念事,结在深深肠。”
所爱之人就如同故乡一般,牢牢占据我们的内心深处。
所幸的是,尽管身处瘴疠横行的地域,但身边有他不是吗?
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让人感到内心安定自在,足以慰藉我客居他乡的愁苦。
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就有故乡。
2.坦然超尘、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当然,苏东坡写这首词,自然不仅仅只是为了歌颂二人深情,更是为了突出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背后的人生态度。
寓娘的遭遇和她的乐观,与苏轼自身的境遇和人生态度却有相似,尽管“乌台诗案”让苏东坡受到牢狱之灾继而贬谪,这般的委屈与愤懑,苏轼也能够随遇而安。
苏子的豪放豁达,就如同我们所了解的那样——
醉归遇雨,苏轼潇洒徐行,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被一贬再贬,流放南方,北归时他却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时,他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偶尔受到功名利禄的影响,但他及时想到应放下一切,“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心中怀揣着青云之志,而现实中却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尽管身处逆境,却依旧怀有旷达超脱的胸襟,九死不悔的倨傲以及超凡脱俗的理想。
人生的飘零沉浮、情感的忧思欢乐,功名利禄就似水中花镜中月,最后回首时,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罢了。
因此,这一句也是苏轼的内心写照。
不管被贬谪到多远的地方,只要自己能够平心静气,随遇而安,那么“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3.心安感恩、随缘自在的精神境界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三毛曾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既然心安处是故乡,那么究竟怎样能够心安呢?
我们知道物质世界需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精神世界更需要不悲不喜、自然安稳。
我们醉心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宁静幽美,我们惊异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生活情调,我们陶醉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诗情画意,殊不知如此美丽的诗句背后,都是因为那恬静自然、超脱物外的高雅心境。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叫慧可的少年,年纪轻轻就精通世学,后来龙门香山出家。有一天,他去拜谒达摩始祖。
慧可想要成为达摩的入室弟子,达摩没准许,于是他就在门外站着等候。
那时正值风雪漫天的冬日,许久过后积雪就深地快接近他的腰部。
达摩见他确实真诚求法,就允许他入内,并问他:“你来这里究竟所求何事?”
慧可答道:“弟子心未安,希望您帮我安下心。”
达摩伸手说:“将心拿来,吾为汝安!”
慧可愕然地说:“可是心在哪儿呢?”
达摩微笑道:“已经帮你安完心了。”
神光慧可这时豁然大悟,没有心,自然无所谓安与不安。
无论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无论是达官贵族,亦或是平头百姓,我们的心都要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放下心中的烦恼,才能收获安定安宁的心境,才能明白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心安,便是吾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诗出自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背后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呢。
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而他的好朋友王巩王定国也因为“大臣之子不能谨交游”被贬到岭南,后来过了几年之后,就又被召回京师。
正是在京师,1086年,苏东坡掌管翰林院。一天王巩摆酒宴,与苏东坡会饮。席间让寓娘劝酒。寓娘又叫柔奴。苏轼问,南方风土,那里应该很不好吧?柔奴就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东坡有感而发,做《定风波》送给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此心安处是吾乡,难道不是最近网红流浪大师的真实写照吗?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感受的朋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对此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此心安处是吾乡”,说这话的是宋代大词人苏东坡。苏东坡是个大才子,但命运多舛,一生数次被贬谪,但“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语)。所以,无论遭受什么磨难,被贬到多么偏远的地方,他都能心存乐观,随遇而安,该干嘛干嘛,该吃啥吃啥。这句词,就是苏东坡真性情的流露。
“此心安处是吾乡”,字面意思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能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80年代初,我在一乡镇中学读书,有一位物理老师,上海人,60年代复旦大学毕业生,“文革”中下放农村,最先在村小学教书,后调到乡中学教书,是全县学历最好的老师。恢复高考后,县里的中学就要他去,他不去;后来有了政策,他可以返回上海,他没有回去;90年代,他的一位同班同学调到县里任县委书记,当时县里人才奇缺,动员他当县教育局长,他也坚决拒绝。一直在教师岗位上教书育人,直至退休。他娶的是当地一位农村女孩,生了2男1女。他从一个大都市的“娇子”,变成一个乡村普通教师,落差应该很大,委屈一定不少。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他数十年给人的感觉都是心满意足,少有怨言。他是真正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