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女儿马上升初三,初一成绩还行,初二成绩却下滑了,看见女儿也在认真的学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孩子,成绩,老师女儿马上升初三,初一成绩还行,初二成绩却下滑了,看见女儿也在认真的学习,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多一些陪伴,让孩子远离其他因素的干扰。进入初中阶段,父母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更多地关注孩子,而不是任其野蛮成长。认识一位医生朋友,好酒,几乎每天都有应酬,但孩子进入初三以后,就谢绝了一切应酬,对外声称戒酒了,每天晚上在家专心陪孩子,就这样经过了一年,孩子终于如愿以偿考入重点中学,这位朋友,也因此对孩子的感情更深,仿佛上了瘾一样,不陪伴孩子就感觉一天白过一样,时间一长,不断孩子进步神速,而且自己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孩子远离不良行为的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余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父母的高效的陪伴,会让孩子有效屏蔽面对青春期的诱惑。据研究表明 ,和父亲感情好的女孩子,在上学阶段一般不会发生早恋的情况!
总之,进入初中以后,孩子自主意识开始增强,生理和心理发育开始成熟,会遇到很多情况,成绩下滑,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充分的了解,找出下滑的原因,然后进行改进。
没有比较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加油!
我是教育锋线,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有,初二阶段是初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是学生成绩的分水岭。学生在初二阶段容易出现分流,成绩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由初二阶段的学习内容特点决定的。
1、知识容量增大,难度加深,很多孩子一下适应不过来。据统计,初二阶段的知识容量是六年级的六倍,各门功课的难度都比初一阶段有了明显的加深。
很多学生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对知识的掌握和消化都感到了吃力,于是出现了成绩上的下滑。
2、偏科也是导致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初中阶段科目要比小学多好几门,经常有孩子出现偏科。例如我们班小升初第一名的孩子,到了初二阶段历史和生物较弱,给总分和排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新增的物理学科也拉开了孩子们的差距。相比较而言男生学物理更轻松,而女生则普遍吃力。尤其到了初二下学期,力学作为物理中较难的版块,使很多学生学起来吃力,成绩也不理想。
受青春期的影响。
孩子们普遍在初中阶段要经历青春期,表现上差异也很大。一部分过渡比较平稳,而有一部分则反应比较激烈。甚至是平时的乖孩子,都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叛逆和情绪波动。
也有些孩子可能出现早恋的现象,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私下有小动作,对学习影响也比较大。
沉溺游戏或者小说。
班里有个女生初二下半年退步很大,后来才发现晚上经常偷偷看小说,既影响了休息,也影响了白天的学习。
此前我做过一个小调查,有些孩子打着写作业和查资料的名义从家长手里骗过手机,实际上却做着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家长应该找出原因,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很多家长看孩子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孩子每天正常的上学放学,正常地写作业。孩子成绩出现突然的下滑,肯定是有一些原因的,作为家长还是应该仔细观察,多和老师沟通,找出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
1、必须拿走孩子的手机。我们经常说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TA一部手机。初中阶段的孩子自律性很差,很难抵挡来自于网络的诱惑,所以家长一定要加强管理。
这两天去家访,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花费在手机游戏上的时间太长,写假期作业不用心、敷衍。想让孩子学习好,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拿走孩子的手机,把孩子从网络中拽回来。
2、和孩子沟通一下,看看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主要是了解一下孩子对各门学科、各个章节的掌握情况,有无出现知识上的漏洞。通过平时的小测,找出孩子的“瘸腿”科目,必要的情况下给孩子课后补习一下。
给老师打个电话,经常打听一下孩子上课的听课状态,学习上有无问题,平时表现如何。家校互通是管好孩子的关键。
3、注意青春期与孩子的交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表现。青春期标志着孩子向成人靠近了一步,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家长在哈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既要正确引导,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过于强势,给孩子一定的尊重。
还要密切观察孩子与异性交往的情况,如果孩子突然变得爱打扮,爱照镜子,爱发呆,爱写日记等等,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观察孩子是否存在早恋现象,如果有一定要正确引导,给孩子分析早恋的利弊关系。
总结:初二阶段是初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孩子积累知识,发展个性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尤其孩子成绩出现下滑的情况。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做一个用心的家长,做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初中阶段。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轩老师谈教育,中学语文老师、班主任多年教学经验,感谢您的关注,评论和点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共性,网上有关这方面的解答也很多,建议家长多阅读参考。个人意见如下:
1、要和小孩及老师详细交流,找出薄弱环节。(差在哪里?)
2、要分析造成成绩下降的原因。(为什么差?)
3、要进行学法指导。(怎么去学?应详细到目标任务、时间安排、提升方式、成效分析等)
4、要进行心理干预。(怎么给孩子鼓劲?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方式等)
5、要劳逸结合。(怎么给孩子放松?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亲子活动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