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绩效管理为何变成无效管理?
绩效,绩效管理,员工绩效管理为何变成无效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绩效管理为何变成无效管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很多时候,绩效管理之所以变成了无效管理,是因为在设计和执行管理的过程中,对“绩效”的维度、项目、目标等的管理考核出现了 一些表象化认知和执行偏差,使绩效考核成为形式主义。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绩效考核从考核“价值”,沦为考核“成果”。绩效考核主要是为了量化和计算员工的工作成绩,而工作成绩的主要体现就是创收、创优或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但是,除了“创收”和完成产品的数量比较便于量化计算外,优质程度、客户评价、单位时间工作效率、成本使用效率等等数据却很难量化,这就造成了绩效考核的设计权重不容易完全公平合理,侧重工作成果的考核往往会造成员工不择手段、忽视长期效益,以及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其实,工作成果只是价值的一部分,而员工创造的价值除了具体的劳动成果之外,还包括对公司的长期贡献、对潜在风险的控制、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负责任,对成本的有效节约、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带动等等。绩效考核的设计项目、权重和配比的不合理,是造成考核失去效果的重要原因。
第二,绩效考核从考核“效率”,沦为考核“勤奋”。很多单位要求员工天天打卡上班,对于迟到、早退、请假、休假都有着过于严格的奖惩,并以此作为克扣员工工资、开除或裁员的依据。不可否认,考勤是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但是考勤绝对代表不了员工的素质高低,更无法体现价值创造的本质方式——效率。比如,同样用一天时间,员工甲可以完成10份工作,员工乙可以完成8份工作,而绩效考核的任务量是每天完成8份工作,那结果就是员工甲会主动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完成8份工作之后浪费掉其他2份工作的时间或去做别的事情;而效率低的员工乙则和效率高的员工甲获得了同样的单位时间报酬。所以,对“效率”的考核缺失和对“考勤”的过分严格,必然导致高效员工的价值浪费,而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勤奋”带来的能力不足问题。
第三,绩效考核从考核“利润”,沦为考核“任务量”。企业的最佳生产模式,不是不惜代价的完成当月、当季的任务量,而是要结合成本消耗和利润收益获得最佳的成本利润比,而绩效考核的指标中很少有这样精确的计算,往往都是从当月、当季的任务量直接入手进行计算,这就造成员工压力大、天天为完成任务发愁,有的员工完成了任务也不完全上交,而是留给下一个考核周期使用。甚至有的员工天天忙天天耗,消耗着时间、精力和单位的资源,但却颗粒无收。
第四,绩效考核从考核“人”,沦为考核“机器”。绩效考核的本质目的是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发现和培养优秀员工,淘汰落后,并形成公平的分配机制。说到底,绩效考核是用来“服务人”的,而不是用来“整人”的。但是,很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的既冰冷又无情,技术操作方式简单落后,缺乏人情味,或者一味地由领导说了算,过于主观主义,缺乏客观公平。这样的考核,使人变成了机械设备,同从与打卡机、服务器的命令,而丧失了主观积极性,或者,直接导致了巴结领导、结党营私、裙带关系等现象,单位内部环境乌烟瘴气,“劣币驱逐良币”,一步步走向衰败。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在职场、创业、就业等方面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随时交流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绩效管理违和成为无效管理?这样的发问引人深思。
一、只有在出现问题时才想起绩效
对于第一次实施绩效的企业,总是对绩效管理抱有太多的期待,或者说让绩效管理背负了太多内容。如想让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要改变员工迟到早退,如想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如想增加企业利润……
我们会发现,企业只有在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才想到绩效管理,这样的逻辑完全违背了绩效的初衷,既没有预先设定目标,也没有沟通,更多是企业单方面的决定,很容易把员工推到绩效的对立面。
二、绩效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
对企业而言,绩效必须跟随战略,但大部分企业是没有战略的,绩效是不是就成了无头苍蝇,朝令夕改,甚至一言堂,导致员工无所适从。
要知道,这种绩效文化,导致的结果,可是直接影响员工绩效工资的,如果一直计划跟不上变化,最后一定是放弃努力,想怎么扣就怎么扣吧。
三、绩效环节缺失,形同虚设
很多企业在实施之前,对绩效是相当重视,结果绩效实施后,才发现连一个基础数据都无法准确统计,管理层绩效意识淡薄,概括来讲,绩效的环境太差了,一个分数都评价不出来,只能月底的时候凭借感觉填写,这样的绩效有什么导向激励作用?
我曾见过财务的会计每次自评必然是100分,没有面谈,没有绩效计划,没有改进思维……这还怎么成长?不与企业的收入利润等指标结合,意味着导向性较差,员工根本不考虑企业的死活,
四、分配逻辑混乱,员工被变现扣钱
很多企业在第一次实施绩效时,几乎都是从员工工资内硬生生扣出来一部分工资,作为绩效考核的收入来源,但只重视个体,却忽视的团队的作用,导致在分配时,直接对到个人,导致员工之间的配合越来越被动。
以前员工最真实的感受,绩效就是扣钱的。因此大家非常排斥,事实上,很多老板的确是想通过绩效管理,把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绩效的作用是激励,而不是扣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绩效管理变成无效管理,不是绩效管理工具不对,而是方法不妥,或是执行力不到位啦!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