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项羽,韩信,刘邦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萧何作为一个能成为汉初宰相的人物,必定有其过人之处。而其本身和韩信是好朋友。
故而他能了解韩信,并且成为好朋友必定欣赏韩信的才华,所以才能看出韩信是国士无双。
就像伯乐与千里马一样而萧何就是韩信的伯乐,因为全面深入了解韩信知道他的才能,所以才能向刘邦举荐韩信为大将。同时作为能成为宰相的他,肯定能知人善用。故而能举荐韩信。
而韩信是汉朝著名的大将,其军事才能已然得到历史的证实。作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其祖辈就是武将,因此其本身军事才能就不低,并且拥有江东子弟的支持,故而不缺乏军事人才。
因此韩信在项羽处没能得到重用,所以不是项羽不能别出韩信是国术无双,而是不缺乏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将领,并且韩信在项羽处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故而得不到认可。
而刘邦本身则只是一个小小的庭长,并没有什么军事上的建数,换言之其根本不懂军事,故而无法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但其知人善用,在萧何的推荐下拜韩信为大将,从而拥有和项羽抗争的军事人才。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最终也是应萧何为刘邦出谋而死。
历史就是充满着巧合,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历史里那些充满奇幻的巧合吧!
我是讲历史的苍鼠洋,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个扣字眼的人,历史书上并没有说刘邦项羽没看出来了,韩信用兵如神,谁都知道,瞎子也能看出来他的才能,当然往往才华横溢,国士无双的人性格都不会异于常人,韩信作为刘邦前期重要的部下,也曾短暂效力过项羽,也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他的奇谋也被屡屡采用,提问者应该想表达的是前期的韩信了。
这就很好理解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韩信曾经在项羽那里怀才不遇,未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项羽没看出他的能力,而是什么样的人到项羽那里也发挥不出来,毕竟项羽是一个迷之自信的人,引用一句人民名义上的台词,”楚国不允许有这么牛X的人存在“,于是项羽就理所当然的看不出韩信国士无双。
说一下刘邦吧,从前期刘邦对于韩信计策的多次采纳就能看出来刘邦其实是非常佩服韩信的军事才能的,按照刘邦的用人标准,韩信身居要职,怎么能说萧何看出来了,而刘邦这老谋深算的汉王看不出来呢?难道非要理解成国士无双这四个字亲口从刘邦手里说出来才算吗?
当然后来韩信的下场也是因为他本人立下的战功让刘邦已经坐立不安了,只得将其诛杀。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国士无双又如何?如有来世,料想韩信在胯下之辱时破口大骂,当一老百姓反而时不错的结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是芒果论史!
韩信为汉初三杰之一,在楚汉战争中韩信最大的功劳就是以一支偏师连灭魏、代、赵、燕、齐五国,成功开辟第二战场。汉军由此对楚军形成了包围夹击之势,最终得以战胜项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让人意外的是,打出了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著名以少胜多战役的军事天才韩信,既不受项羽待见,也不被刘邦重视。完全是靠着萧何、张良的力荐,韩信才得以被刘邦重用,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被项羽、刘邦都忽视的人才,又是怎么被萧何发现的呢?
且听在下为您分析!
项羽:任人唯亲的用人方略和孤高自傲的个人品质
项羽的用人方略是“任人唯亲”,能否被项羽所重用并不在于其是否拥有足够的才能,而在于其与项羽的亲疏关系。在这里,我谨以鸿门宴一事来对项羽“任人唯亲”的方略进行粗浅的分析。
古人重视礼节,“礼”被融入到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酒席中,“礼”就体现在酒席的座次上,“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思想核心也在酒席座次上得以体现。最尊贵的人东向坐,其次是南向,北向更次之,西向最次。在鸿门宴中,项羽是怎样安排座次,怎么区分他心目中的“尊卑和亲疏”的呢?刘邦和张良分别是北向坐和西向侍,是最次的两个位置,这代表了项羽对刘邦的不屑。东向坐的是项羽和项伯,南向坐的是亚父范增,这就代表了在项羽的心目中,项伯要比范增更尊贵更亲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项伯是项羽的亲叔父,所以他没有什么功劳也可以身居高位,而范增虽然是一开始就追随项梁的老将,是项氏集团的智囊,但对项羽而言,他始终是外人,外人是不可以相信的。
对于韩信的出生,《史记》中并无明确的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韩信和项家是没有关系的。对于项羽来说,韩信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普通人,能被他赏碗饭吃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怎么敢奢求进入项氏集团的核心领导层?连范增这样的老成员都始终没有获取项羽的信任,韩信有何资本被项羽青睐?在任人唯亲的用人方略下,没有关系就不能进入核心层!
项羽不能重用韩信的第二个原因是其孤高自傲的个人品质,贵族出生的项羽和草根刘邦不一样,项羽是骄傲的,尤其在兵法一道。韩信曾经鼓起勇气在项羽面前谈起自己的用兵之道,但项羽仅仅是敷衍了事,他并不相信一个底层的士兵在兵法一道上的成就可以超过自己。韩信一无裙带关系,二不能被展现自己的军事天赋,何谈晋升?
刘邦:事业的低谷,格局的转变
韩信是在项羽大肆分封诸侯之后,逃到汉军军营之中的,他很清楚,没有关系的他在楚军中始终不能得到重用,不如换个老板来得轻松。但此时的刘邦已经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之中,提拔人才对他而言已是可有可无。
刘邦出生平凡,他并非一开始就胸怀天下,甚至可以说秦末农民大起义时的刘邦是个没有见识,没有格局的不入流小诸侯。这里我简单的举一个刘邦在西入灭秦过程中的小例子,对刘邦前期并无太大雄心壮志做一个佐证。项梁兵败被杀后,楚怀王熊心对楚国的战略坐出了两个方向的安排,一个是西入灭秦,一个是北上救赵,同时与诸侯做了一个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怀王之约。项梁被杀后,各路诸侯皆认为秦朝势力强大,西入灭秦,直捣关中无异于自寻死路,因此鲜有人愿意担当西入的任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