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感觉自己都要抑郁了,该怎么调节?
抑郁,自己的,抑郁症感觉自己都要抑郁了,该怎么调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李兴福老师: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特别是比较躁狂这种,他肯定是要用药物。年龄大的患者砸家具,还会伤人,那你不用药物来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药物它只能起个缓解作用。就是说,这个药物服进去了之后,它起个舒缓的作用,暂时就把它那种躁狂的情绪,那种不开心感觉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再说,厂家在研究这些药的时候,就没有向你保证说这个能根治抑郁症。所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抑郁患者就是在医院住的时间长,回来要长期服药但却不能根治,而这药物对人体还有害,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咨询,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治愈。我刚才前面讲了,心理咨询师学的都是欧美的那一套,我们国人的骨子里是排斥的,但是他们不知道他排斥,因为他你看他咨询完了,他没有改变,它改变不了,实际上他内心是在排斥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体系。这样,心理咨询还是帮不到抑郁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个抑郁症的问题?
李兴福老师:我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家庭有了抑郁症患者,比方说孩子中学抑郁了,首先我们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抑郁的,问问我们的家庭环境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平时对他的价值观的教育是否正确,这个你要彻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于错误的信息太多导致的。你要能这样这点的话,我想这个问题就已解决一大半了。现在很多得抑郁症的青少年不从家庭根源上来解决是没办法治愈的。也就是说它是怎么得病,我不知道,我们就怪罪他,不学习就怪罪他;不上学就怪罪他;砸家具,就怪罪他;玩手机,就怪罪他。这样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这个层面上,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严重的还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医院,医院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医院他也不解决你信念的问题,他只解决你抑郁舒缓问题,让你不发作而已。
依我之见,孩子之所得抑郁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他大脑的信念体系出了问题,也就是它容纳的信念和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来接轨,沟通不了,于是他就会抑郁。当然了,还有一些是突发事件引起的,比方说女孩遭到性侵,类似这样的恶性突发的事件,也算一种,但大多数就是孩子大脑储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这些信念已经定义在大脑里边,换句话说,它已经存储到细胞的记忆当中。我们家长首先要下来把孩子送到课堂上来学习。当然了,有的孩子是不乐意的,十个抑郁症患者当中可能有两三个需要动员,只要他能来学习,消除细胞中的有害记忆,我想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解了这么多疗愈抑郁症方面的知识,实在是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屏幕下方的公众号,我们会有更多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
李兴福老师: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抑郁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突然的心情不好也可能导致抑郁的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想一想有没有直接的针锋相对的解决办法——把问题干净利落地解决掉。
如果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尝试两种办法:一是找个你信任的、你愿意对其敞开心扉的人,跟他诉诉苦,聊聊这个问题,寻求他的帮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他就能给出十分好的建议。二是暂时回避这个问题,控制自己不去想它,不去接触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人,不去碰触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事物,久一点你也就会慢慢淡忘的,相信我。
如果还是挺严重,那不如找个心理领域比较精通的人,寻求他的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怕呢,有可能自己压力大,感觉闷闷不乐。多跟家人朋友沟通,平常多出去走走,少玩手机,我给你一样东西,晚上睡觉前闭目养神30分钟,一直坚持下去,以后身体会越来越好,心情也会越来越愉悦,胆子也会越来越大,听话照做,培养你的毅力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做,比如健身,钓鱼等等,分散自己的思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像这种漫天撒网式抛出的问题,真的是很难给出准确的意见。我真想看到你提问题时的表情,想听到你的声音,想捕捉到你内心深处传递出的真实信息。“望闻切问”是中医诊断方法,“抽血化验”是西医判断的依据。心理学家则需要“观其言、看其行”。
好吧,就算是你提出这个问题时情绪上有波动,但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这种波动对情绪的影响也减弱了许多。我们担心的是在出现情绪波动、或者心境不佳时选择了沉默,那样可能真的会渐渐地陷入危险的境地。
提问题者若是女人,可能真的没什么问题,仅仅是宣泄一下罢了。因为女人真的会通过讲话来自我安慰、自我放空、自我保护的。如,她们在情绪激动时大哭大叫:“这日子没法过了!“我没法活了!”等等。但实际上,在宣泄之后,她们的情绪迅速恢复常态。
上一篇:幼儿园会因为家长过多问孩子在学校表现而对孩子不好吗?如果会,你们会因为此事转园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