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天是谷雨节,在农村有采谷雨茶的习俗,采摘谷雨茶时要注意什么?
谷雨,茶叶,节气今天是谷雨节,在农村有采谷雨茶的习俗,采摘谷雨茶时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天是谷雨节,在农村有采谷雨茶的习俗,采摘谷雨茶时要注意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9年4月20日,农历三 月十六,谷雨。
今天是谷雨,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从明天开始寒潮天气会慢慢的结束,气温会不断回升,夏天的脚步越来越快。古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这意味着谷雨后,气温的变化,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时节风俗也有很多,比如:是山东省荣成市的渔民节、 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走谷雨",就是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的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禁杀五毒的习俗、南方有谷雨摘茶和喝谷雨茶的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时节的习俗,不同的地区文化会有不同的风土习俗,但无论什么样的习俗,都包涵着一样的意义,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们来介绍一下谷雨茶这个习俗。
为何要喝谷雨茶?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这天温度合宜,雨量充足,谷雨茶的嫩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中带清凉,泡出的茶也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因此,很受爱茶人士追捧。我国茶叶协会有关部门还提倡将农历谷雨这天作为"全民饮茶日",并举行各种和茶有关的活动,来让大家能够好好的认识我国茶文化。
谷雨茶的好处
谷雨茶中含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可健牙护齿,清新口气。
谷雨茶温凉,有温良去火的功效特点,可以用作茶疗。其含有生理活性成分,也有杀菌消毒的效用。
采摘谷雨茶需注意什么?
1、采摘之初,摇动茶树,去除露水雨水及灰尘蛛网等不洁物
2、采摘时,不可只摘嫩叶。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它们茶文化中很有声誉。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的茶是三春茶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在古代,不是一般人根本喝不到。
3、采摘时应轻柔,切勿粗暴,攀折后之茶叶应使之复原。
4、注意采摘时不可伤到茶叶面,以免茶汁流出而引起化学变化,变成黑点,影响茶叶品质。
5、有病虫害的芽叶不可与好茶叶放一起,摘下后亦须拣除。
6、茶叶摘下后,不可紧握在手,需快速放入茶篓中,茶篓中需留有空隙,以免茶叶堆压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谷雨节气到了,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在陕西省的白水县迄今还保留着在谷雨节气当天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在北方有些地区则有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在南方有谷雨摘茶叶的习俗。小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会在这一天大清早就去采摘茶叶,即便是下雨了,也会冒雨前去采摘一些回来。因为民间传说在谷雨节气喝谷雨茶,这样对身体很有好处,比如会清火、明目等。那如何采摘谷雨茶呢?需要注意什么呢?
对于喜欢喝茶的朋友们来说,应该都是十分清楚的,谷雨茶也叫雨前茶,是在谷雨节气的时候所采制的茶叶,其也深受茶友们的喜爱。俗话说“雨生百谷”,而在谷雨节气的时候,温度比较适中,而雨量也很充沛,这样是非常利于茶叶生长的。再加上茶叶树经过了一整个冬季的休养生息,其体内储存了大量的养分,在这个时候所长出来的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且还富含了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因此泡制的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这里的隔壁村里有一个很大吃茶园,每年到了谷雨节气时候,就会发动周边的村民去采摘茶叶,是按量计费的。也就是一个人采摘的重量计费的,当时村民基本没怎么外出,所以去采摘茶叶的不少。尤其是在谷雨节气这几天,那更是整个茶园到处都是人。而采摘谷雨茶,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是要及时采摘。俗话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便是草”,这明显说出了茶叶不同时间采摘的差距,而谷雨是在每年的4月19日~21日之间,因此当谷雨节气快到了,并且茶园中有10-15%的新梢了,那就可以及时开始采摘了。并且要谨记,采摘茶叶要分批多次采,先发的就先采,而后发的后采。
其次是采摘时间。一般采摘茶叶都是在晴天的上午,在下雨天是不宜采摘的。而且在上午采摘回来之后,中午就要及时分拣,然后炒制茶叶,当天都必须要完成。
再次是采摘方式。采摘茶叶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学问的,比如在采摘茶叶的时候是不能用指甲掐下茶叶的,也是不能用手捏紧茶叶。切不可老嫩一把捋,或者是把茶叶的枝条折断。同时不同年龄的树,采摘的侧重点也不同,幼年茶树应记住要“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打顶护边,采高养低,轻采养蓬”的原则;而成年茶的叶树则要“以采为主,以养为辅,采养结合”。
以上就是农夫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交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