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常常感到焦虑与压力,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焦虑,防御性,悲观常常感到焦虑与压力,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常常感到焦虑与压力,是不是得了焦虑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焦虑作为一种情绪表达,基本上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并不是说你感到焦虑与压力就是得了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能量。每个人对焦虑的感受不一样,但大体来说,是一种不确定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担心。这种担心,通常是建立在我们对未来结果的一种负面预测上。这种悬而不决又隐约带着害怕的心情,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不舒适感,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试图消解。
作家梁晓声曾说过:“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几乎集体陷入了一个终于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志忑的年代。”
在心理学中,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和效率的关系是一个倒U形的曲线,适度的压力(焦虑)水平能够推动效率达到最高水准,而过高的压力(焦虑)水平则会让焦虑弥漫,让人无法正常思考和感受当下。焦虑症是全球最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大约每十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人被诊断为焦虑症患者。
防御性悲观主义者
什么是防御性悲观主义?有一句话精辟地道出了防御性悲观主义者的特点:驾驶帆船出海遇到大风的时候,悲观主义者抱怨风大,乐观者期待风停,而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会调整风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是明知道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却依然愿意去弥补、改善的那种人,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失败,或者抱怨命运。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也是一种防御性悲观主义的表达方式。
美国心理学教授朱莉·诺勒姆认为,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会下意识地将焦虑变成一种动力,将所有对策都考虑清楚,然后坚决执行,同时采取降低内心期待值的方法来有选择性地面对失败。因为期待值低,任何收获都是意外之喜;因为将问题细分和具体化,注意力集中,行动积极且主动,所以更容易成功。在焦虑的时候,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不会逃避,也不会拖延,他们通常会选择直面困难,哪怕结果不能改变。
诺勒姆教授用她的理论进行了不同的实验。实验发现,相同的任务里,当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将所有的困难都详细地列出来时,他们更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而当乐观主义者完全不去思考可能面对的困难时,他们则能够将自己的最佳实力展现出来。更有意思的是,容易焦虑的人,如果同时能够利用防御性悲观思想,他们往往更容易获得自信,取得成功。
焦虑的产生,与先天的基因、后天的环境都有关系。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从一个无所畏惧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焦虑的成年人。在转行做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经常觉得自己会失败,设想过无数种最糟糕的结果,后来就干脆抱着“尽力试一下,反正肯定是输”的心态,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直到如今,虽然有了一些成绩,我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厉害,经常还是会焦虑,担心准备不够充分,焦虑专业还不够精进,依然会抱着敬畏的心态,尽力完成每一次咨询。慢慢地,焦虑也变成了一种习惯和动力。所以说,不要害怕焦虑,焦虑也有好的一面,而且防御性悲观主义者的焦虑,往往是成功的必备素质。
适度的焦虑,会让你表现得更好曾经有位来访者是话剧演员,专攻莎士比亚戏剧,戏份多且台词长,着实不易。舞台上夺目生辉的他,在现实生活里其实是一名重度焦虑症患者。哪怕一部戏已经排练过无数次,演出了十几年,台词都熟记于心了,但每次上台前他都会浑身发抖,汗出如浆,以至于将妆面都弄花了。
他来找我咨询的时候,问我:“要怎样才能不那么紧张呢?”
我说:“可能是你不那么在乎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当然,你也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来降低心跳速度,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正是因为紧张,每次彩排你才会尽全力,每次上台都能那么全身心投入啊,不是吗?”
了解了这一点后,他终于能允许自己焦虑了,也知道了该怎样面对焦虑。从此,焦虑仿佛变成了动力,他甚至开始有点享受那种舞台上心跳加速的感觉。一点点未雨绸缪,就可以让焦虑的我们将内心的担忧排解而出。也正因为如此,防御性悲观主义是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让焦虑消失,对成年人来说,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你多么佛系,生活总有办法将你打趴在地。既然一定会焦虑,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下怎么利用焦虑的力量。
预想到最坏的结果之后,依然去努力,可以减少焦虑。同样,将细节全部思考清楚,有的放矢,也能够带来一定的控制感。因为不会盲目乐观,在焦虑的时候,我们能够用过去的失败来提醒自己不能放松,同时也可以利用过往的经验来更好地面对现在的困难。
当我们焦虑的时候,一味地告诉自己不要担心,有时候反而会更糟糕。心理学里有个词汇,叫二级焦虑,就是担心自己太焦虑而引发的更大的焦虑。而防御性悲观主义的倾向,可以让我们在焦虑的时候,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更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情绪里,被焦虑全面包围。
在焦虑中依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拥有自我察觉的能力,能够帮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乘风破浪,是一笔难得的心理财富。哪怕眼前的困难看上去像不可跨越的巨壑,哪怕你处在巨大的焦虑中,这种能力也会让你集中注意力,直至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法。
凡事都有两面性。虽然防御性悲观可以用来作为焦虑的动力,但是如果在工作中永远只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影响团队士气的。你会被当成负能量发生器,成为团队的压力来源。在生活里,一直在准备补救,而不能享受当下的愉悦,也会带来问题,你会被当成煞风景的怪人,让亲近你的人都感到不自在。
我遇见过一名女性,工作中的她抗压能力非常强,简直就是一个问题专家,不管发生什么棘手的事情,她总是能够沉着稳定地解决。久而久之,大家都非常依赖她,也都很敬仰她。但她跟我抱怨说:“平时都对我和气尊敬的同事们,一旦私下里有什么聚会或者放松的活动,都唯恐被我发现似的,更别说主动邀请我了。我有那么恐怖吗?出了问题的时候,都笑脸盈盈地第一个来找我。有好事的时候,怎么就没人跟我分享呢?”
我告诉她,可能大家都习惯了她是一个时刻处在“防御性悲观”状态的人,所以,在一些不需要防御性悲观的情境下,大家就会觉得她缺乏愉悦感吧。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团队工作中,永远只看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团队士气,对不对?在生活里,总是在计划万一发生坏事怎么补救,却不能享受当下的成果,也会带来问题。
上一篇:什么成语出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