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城里丧葬,不留碑,不留灰,每户补助6000块,你答应不?
儒家,孔子,殡葬如果城里丧葬,不留碑,不留灰,每户补助6000块,你答应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城里丧葬,不留碑,不留灰,每户补助6000块,你答应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不会答应的。
向我父母,虽说去世也以多年,坟头还在山西老家,每年上坟还特别的辛苦,但,那真留下的是一份思念一份牵挂,他就向父母儿时牵挂我们一样,我们也的把这份思念和牵挂常留心头,今年夏天,我去过几次北京,每当火车路过我们那个乡村时,我定会扒在车窗上看看我父母和老祖的坟头,看着坟头长满绿草的坟头,在我心中,也留下了一份希望和期盼!
是,等我将来某一天过世,孩子们在不会去山西故乡上坟,可是,只要我这个做儿子的还在,只要腿脚没有毛病,我定会前去上坟添土,如果我真的不在人世,只能说一辈是一辈的责任和担当,孩子们的想法咱没法去说,可自己总能说服了自己的,故乡是远,可留下的坟头,永远是我终生难忘的故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辈人不知道,我们50后这一代,有很多的人没钱也能接受!……
因为很多独生子女父母,以及失独父母离世后。有的孩子们远在异地,异国能随时回家拜祭父母亲是不现实的!……
失独父母也没有谁来拜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坚决支持!
我现已六十四岁,离死应该不远了。哈哈。
留灰留碑有啥用?儿子记得有我这个人,或许孙子也记得有我这个人。现实中有几个人记得你老爷爷这个人?再上一辈的人又有多少人记得?
人在世上一过,过去了就过去了,儿孙记得在心中,不记得又怎么了。
向周总理学习,把骨灰撒到江河湖海里,多好啊。不占后人一厘地。还有6000块(当然,并不是为了这钱,只是添加笑料),何乐而不为。哈哈哈哈,极乐世界也逍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人讲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错。不过丧葬问题是传统理念问题,虽好,但一时要大家都接受可能有个过程,我还是支持国家的号召,大局为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今年75岁了,我支持不留骨灰不立碑,人死如灯灭留着有什么用呢,不是为了钱,很早我就和儿女说过,不要买墓地没有用,我走后随意找个树下或花坛埋了就行,我还是希望入土为安,孩子们为了脸面不想这么做,我反正想的开,活着孩子们孝顺就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个移风易俗的问题,千百年来,人类不仅把生看得极重,把死也同样当成重大事情来最后解决,这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死大事。也因此洐生出各种葬俗。土地被大量占用,资源大量浪费,近些年已呈愈演愈烈之态势。所以现在提出树葬,海葬等鼓励性措施力求扭转 ,做为新一代人,我想广大群众应该是拥护和支持的。就我而言,在我72周岁本命年生日当天,去北京红十字会完成了死后自愿捐献遗体的签字,也就在那一天,我把微信签名改为"人生难有大精彩 但愿死出新高度" 意在死了最后为人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呼吁大家响应号召,改变意识,做到不留碑,不留灰,让大自然环境保护得更好,传给千秋万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情况肯定不能答应!这是个很系统的问题,我们来一步一步看为什么不行。
先来看死亡文化,死亡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由此引起人类理性的关注。当人们按照一定的观点和原则看待死亡并处理逝者时,死亡文化就开始了。这个“观点和原则”就是我们说的哲学里的世界观,“处理逝者时”就是哲学里的方法论了。
为什么涉及到哲学,“生死”密不可分,有生存观,因为哲学是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哲学必然包括着死亡观。所谓生死观就体现在,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目标何在?什么是人生的幸福?人应该如何对待死亡等。
上一篇:大家帮帮忙,孩子三岁多点,一直不爱吃蔬菜,吃到难闻的菜就恶心,胃里食物都能呕吐出,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