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国的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秦国,赵国,之战赵国的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起的诱敌深入,分割包围,怎能不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么说吧,无论是谁来指挥长平之战的赵军结果都是会输给秦国。当时秦王为了策应白起亲自率领秦国最后的有生力量奔赴战场。当时秦王把秦国下至10岁上至60岁所有能动的男性基本都带过去了。反观赵王还在王宫里花天酒地怼男色菊花。赵国最后还是赢了长平之战那就真有了鬼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史上指挥作战艺术最高的战役,其亮点很多,那么赵括是如何失败的呢?????
一,吃、住、走、藏、打,打仗五要素,赵括不懂“藏”的重要性,接到任命后应秘密上任,他的对手白起就做到了。
二,兵贵神速,行动太慢,导致对方有了充分准备。
三,不知险关要益的重要性,主动放弃太行径的控制权,导致河内秦军迅速切入战场。
四,不知渡口的重要性,未置重兵,导致渡口被秦军轻易战领,部队受挫后无法撤回河东。
五,擅自离开指挥位置,跑到前线,被困。
六,不置预案,被困后导致河东大营群龙无首,及没救援河西赵军,也没突围,而是座以待毙。
所以他失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事实上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赵括之败,有这样几点,一是年少突掌大权,心高气傲,妄自尊大,急于想建功立业。二是不知己不知彼,主观武断,轻举躁动。三是缺少历练和作战经验、带兵经验。四是多少受赵王影响,没有行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权力。五是对手白起足智多谋,经验丰富,除了年龄,哪方面都比赵括强大的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战略上赵国的盲目自信,先中秦国离间之计推翻自己原先的相持方针,后又夜郎自大的临阵换将妄图毕功于一役,再中秦国瞒天过海之计,未完成重大情报的收集。战术上赵括轻敌冒进,战场应变不足,导致在双方军力相等的情况下被秦军完成了大包围。两方面的失败是任何名将都无法挽回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关于长平之战,由于其战争规模、时间、意义都不同以往,因此说其是一场战役也不为过,而影响战役胜负的因素则有许多,并非只有战术上的胜负那么简单,但首先要明确,赵王与赵括都并非庸碌之辈,长平之战的失败也并非单纯军事上的失败。
首先,后勤。秦国自从得了巴蜀之后,国力大增,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和军粮。相对于原来的关中地区,巴蜀的确是一个天然的大粮仓;而赵国地处北方,本来土地就很贫瘠,因此在粮食供应上已经捉襟见肘,打不起消耗战了。
其次,兵员。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基本处于军政合一的政治体制,底层百姓为了获得爵位,自告奋勇参军杀敌,据统计,长平之战中,秦国后方不断向前线输送的兵员,年龄也在不断的降低,到最后15岁以上的成年男子全部应征入伍到了前线;而赵国由于后方本身供给不足,要忙于生产,使得很大一部分人不能上战场,据长平之战古战场考古分析,赵国军队兵员大多在25-35之间,50以上占20%,20岁以下仅10%,因此从数量上及兵员补给上也不如秦国。
再次,战术。廉颇时期以守为主,凭借地利,与白起互有胜负,但仍是负多胜少,优势在不断被蚕食,这也是赵王最担心和着急的一点,也是表面能看见的问题,因此也迫使他不得不豪赌作出战术的改变,而避免被温水煮青蛙式的打败。赵括时期,由于本身军事经验比较少,战术安排也被白起提前预测,因此被围歼。
最后,周边。战国时期合纵连横是各国外交总的基调,其中六国抗秦又是主旋律。但是到秦昭王时期,各国基本被打服了,破了胆,个别国家还敢呐喊一声,大多数则像韩魏一样开始一味示好秦国以求平安,因此错过了在秦赵对垒时期给秦致命一击的机会,让秦国顺利度过了最大的危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