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了一辈子村小老师,快退休了,还没评上中级职称,你觉得问题出在哪?
教师,职称,老师做了一辈子村小老师,快退休了,还没评上中级职称,你觉得问题出在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出在当年临时代课教师制度!
我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姓赵,是我村子里的一位转正的民办教师,教了一辈子一年级,他的水平连二年级学生都没有能力教!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当年村子里也并不是没有高中生,但是都嫌做小学代课老师工资太低,实在没有吸引力,于是纷纷进厂或者进供销社,只有他比较老实厚道,觉得在村子里干农活太苦、太累,做个小学代课老师还挺惬意的。
他的命运还真是好,先做了代课老师,工资只是按生产队里的工分计账,算个全劳力年终分粮。后来县里有一批民办老师名额,因为他的踏实肯干,于是就分到了一个名额。他就成了市招聘民办老师。
他也曾动过评职称的心思,可是评职称那得有中师文凭,他报名参加了函授班,可是每次考试都不能过关。我读到初中时,他还要向我请教数学题。
他的基础实在太差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完成中师课程的学习,于是最后不得不被迫放弃。他真的不是故意不去考文凭,是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和水平。
他虽然没有文凭,没有职称,但是国家几项政策都被他赶到了,90年代初期,国家又出台民办教师转正政策,他又赶上了,转正成正式的编制老师。
这项工作他一直干到退休,虽然没有评上职称,现在退休工资也在5000元左右。自己凭着多年工作经验,又在镇上办了一家幼儿园,收入比工资还多。
这些人教了一辈子小学,虽然没有被评上职称,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遗憾,他们能够老有所养,一生都不用那么辛苦,比起他们的那些同龄人,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的情况,与我一位亲戚的情况十分相似。下面我以我这位亲戚的实际,谈谈问题出在哪。
我这亲戚,他比我年长3年,现在55岁。83年我初中毕业时,他刚好高中毕业。他没考上大学,家里经济条件也没给他补习的机会。19岁的他,也算幸运!当时本村本片区一个小学教学点缺老师,他去做了一名代课老师。该教学点学生全是来自于附近2、3个小村子的孩子,那时,学生数基本维持在20名左右,共4个年级。教师就他一人。离家约3公里,每天早去晚归。他在这个教学点教了4年,后考上了县教师进修学校,全脱产学习2年。毕业后,又分回到本村(当时叫“大队\")的另一个教学点任教。
随着农村学生的减少,村教学点已逐步被撤并。从此,他开始了“四处游教\"的生涯。哪个村小需要,就被调往哪里。而且全是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的村。近些年,这样的教学点,学生都很少了。少则3、4个,多则10来个。教职员工最多时,也不过3、4个。
我总感觉:他一生的教师生涯,好象总是在“单打独斗\"!真的很孤寂!真的很不容易!
现在,年龄55岁教龄36年的他,还有5年终于可以退休了!
可是,他现在的职称仍是初级,拿十一档工资。与“三味\"相比,比我少近2千块!
去年我曾鼓励他去评中级职称,因为职改后对乡村教师在指标上不受限制了。可是,他仍然没评上。据他自己讲,可能教学荣誉证少了点。他也说了,他也不打算评了。
我分析,我这位亲戚老师,之所以到退休也评不上中级职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长期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太差,很难达到当时的评职条件。因此,被耽误了时机。
以前的评职条件,必须有论文、有课题、还要通过职称计算机的考试。可是,在村教学点,几个学生、一个老师的环境下,哪有课题,哪有想法写论文还要发表?至于计算机,见都没见过,如何去考试?
2、教学评价制度的不公平,让教学点老师极少有获奖的机会。
长期以来,上面在分配教学奖获奖名额时,实行按学校教师总数的20%奖励。一、二名教师的教学点根本分不到一个获奖名额。教学成绩再好,也没获奖资格。何况教复式班,弄点成绩本来就不容易。
3、长期在闭塞环境中工作,对各种信息的获取置后或太少。
就拿去年我这位亲戚申报中级职称来讲,别人的材料弄好并准备上交了,可他才得到信息。不得不匆匆忙忙,材料没做好,或许也是他没评上的原因之一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这些长期坚持在乡村教学点的教师,还需上级有特殊关照政策才好。另一方面,我也想对题主或所有乡村教师说:尽了力,没评上,也不要太在意。保养好身体是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老实,不会投机钻营,太耿直,不送礼造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历够,论文,优秀都可以买,但是不给领导送钱评不上职称的太多了。
上一篇:要辞职找什么样的借口最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