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为何最终反因“不孝”被曹操所杀?
不孝,他的,的人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为何最终反因“不孝”被曹操所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前,孔融还是一方豪杰,想要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可是,孔融不管是镇压黄巾起义,还是与袁谭打仗时,都是屡战屡败。孔融的地盘被袁谭侵占,妻儿也被掳去。汉献帝在迁都许昌后,孔融受征召,当了一个相当于今天建设部长的官员。孔融在任上还干的不错,很受曹操重视。然而,孔融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朝的臣子,认为曹操有不臣之心。所以,之后的孔融总是找机会和曹操对着干。
曹操唯才是举,打压以孔融为代表的豪族,抑制世家。
在曹操统治的势力范围,内部的最大阻力是来自于像孔融、杨彪那样的名门望族。这些豪族占据着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并且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可是,他们打心底里瞧不起作为太监后代的曹操,很多人始终不支持曹操,还成为社会前进的重大阻力。东汉末年也正是由于豪族势力过大,才使得国家四分五裂,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豪族的政治地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曹操在创业初期,为了获取社会更多资源,不得不拉拢豪族。在他羽翼已丰时,内部的这些矛盾逐渐展现出来,到了解决的时候。因此,他不仅杀孔融,而且还要废杨彪,杀杨修逐祢衡等,达到曹操杀鸡给猴看,敲山震虎,打压豪族的目的。
孔融爱张扬,爱显摆的性格,老是和曹操作对。
公元197年,袁术称帝。曹操发怒,迁怒于和袁术联姻的杨彪,要加害杨彪。孔融救下了杨彪不算,还继续讽刺曹操。曹操为了节约粮食,说酒会亡国,必须严禁。酷爱喝酒的孔融却阴阳怪气地说,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禁她们。孔融屡次挑衅曹操,终于在曹操羽翼已丰时,对孔融起了杀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令郗虑搜罗孔融的过错。郗虑共搜出孔融3处罪名。
一是,孔融曾说:“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成为孔融谋反的罪名,是为不忠。
二是,孔融不最终先哲,与祢衡互相吹捧。祢衡赞扬孔融为“仲尼(孔子)不死”。孔融则回赞祢衡为“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复生”。
三是,在闹饥荒时,曾说父亲不好,就把东西给别人吃,饿死父亲;母亲和儿子也没有什么爱,只是像一件东西暂时寄存在瓦罐里,倒出后就没什么关系了。
曹操以不忠不孝的罪名杀了一代名士孔融,真可谓杀人诛心。曹操在布告上写道:“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这充分表现出曹操是有多恨孔融。最终,孔融和妻儿皆在街市上被处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融何许人也?孔子后人,是其二十世孙,是建安七子之首,所以孔融是根正苗红的圣人家庭。当然,他真正为我们所熟知的便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这个故事我们中国人几乎
都知道。
4岁的孔融,就懂得让梨。可是长大后的孔融,却因为不孝的罪名被曹操杀死,说来也是讽刺!
曹操和孔融颇有些交集,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打下了邺城,并且把袁熙的老婆甄氏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身为圣人后代,儒家代表,对于这种掠夺别人妻子的行为肯定是看不惯的。更要命的是,孔融还是一个
男癌晚期的人,习惯于口无遮拦。
他写信给曹操,“从前有武王伐纣,把妲己赐周公,今有您效仿武王,将甄氏赐给世子,又是一段佳话呢。”拐着弯儿骂曹操父子俩。当然,得罪曹操的事可不止这一件,曹操曾颁布禁酒令,孔融立马发表《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怼曹操,全然不把禁令放在眼里。
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首,乃是大名士,而且又是孔子后人,相当于今天的媒体大V,自然在当时的社会上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一言一行足以影响舆论走向。
这三番五次的和曹操作对,曹操自然忍不了,于是授意郗虑,表奏孔融罪状,以“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的罪名诛杀孔融一家。这倒是和许攸之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的罪名到底是依据何来?
主要是源于他的这句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大概意思就是,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自己不过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这种言论出现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绝对是大逆不道,放到今天也是要被喷的。
当然,孔融真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吗?显然不是,人家作为孔子后人,从小耳濡目染儒学思想,三观绝对正。
不忠不孝只是曹操除掉孔融的一个借口罢了,曹操非杀孔融不可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两人政治立场的不同。
早期的曹操,为了让自己的宏图大业能够看起来正派一些,把汉献帝弄到了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想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而孔融早就看出了曹操的野心,对于曹操任何想要更进一步的举动都处处阻挠。比如曹操“请准古王畿制”,以求封国称王,而孔融偏偏不赞成,说不能封爵诸侯。
要知道这种事儿曹操是最不能忍,当初荀彧与曹操何等亲密?但他不满曹操称王,同样落得个悲剧下场。孔融如此口无遮拦,针锋相对,自然会成为曹操的眼中钉,除之而后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融四岁让梨,小放异彩,十三岁孝心名扬,年少出名,名声远扬。
北海为相时,被黄巾军围困,孔融求救刘备,刘备惊讶,“孔融竟然知道天下还有个叫刘备的人?”忙出兵解围。
而他又是孔子二十世孙,书香门第,门阀世家。
又是建安七子之一。
这样一个顶级大V,作为合格政治家的曹操,是非常喜欢的。
所以,当听说孔融从北海逃亡往山东时,忙招他来许昌做将作大匠。
但是孔融总在不断地diss曹操……
破邺城时,曹丕抢先一步见到甄宓,曹操同意曹丕纳娶。孔融听说后,来信祝贺,“武王伐纣,赏妲己给周公。”拐着弯来骂曹操。此景不正是这种意思吗?
上一篇:中国正加速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70、80、90后所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