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为何最终反因“不孝”被曹操所杀?
不孝,他的,的人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为何最终反因“不孝”被曹操所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后来这项制度成了形式,想要出仕的人,只要跟自己的父母分开。装模作样的表演一番,再奉上一点儿好处,就能博得孝名获得举荐。当时有一句俗语叫,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孔融说那些出格的话,可能是因为看不惯这种弄虚作假的情况,然后用反话出言讽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文字这种东西,最容易断章取义,或是遭人曲解。
不管孔融说那话的初衷是什么,曹操反正是捏住了把柄。用孔融几句不孝的话,来破坏他因孝悌积攒多年的声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能以身作则,自相矛盾的人,往往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孔融丢了名气,而曹操却得了问罪的名义,杀起来自然也不费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长大后的孔融身为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华,学问造诣很深。
当时孔融身为北海太守,招贤纳士,积极围剿黄巾,这都是其忠君爱国的表现。
但是,当孔融被袁绍之子袁谭攻打,兵败城破之际,不顾妻儿独自逃脱。
而且孔融还公开对外说过:“父母没什么可亲的,对父亲来说,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情欲;对母亲来说,肚子不过是容器,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而已,孩子生出来了和容器就没什么关系了。”
曹操以此来定孔融不孝之罪。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孔融和曹操的政治意见不同,曾数次写信批评曹操,曹操自然想除之而后快。
上一篇:中国正加速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70、80、90后所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