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蜀汉,阿斗,蜀国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刘禅更清楚一件事,别说是司马昭这样的枭雄,就算是换了谁都不会让一个在当地统治了几十年的皇帝回到自己的故土,如果真的让刘禅回去的话,也许没有到蜀国,在路上的某一条河就会突然发大水,或者某一条山路就会突然山崩,刘禅就遇上了“意外”挂了!所以他明白,想要活命,他应该怎么做,事实证明,他是保全了性命,寿终正寝的安乐公。
易中天先生说的,刘璋不战而降投降刘备就是对了?刘禅不战而降投降司马昭就是错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将刘禅描绘成,大智若愚、碌碌无为的人物。历史上的阿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将军权让诸葛亮执掌,让他北伐多次与魏军交手,均取得胜利。
使得蜀国面积进一步扩大,国家从此变得强大起来。诸葛亮逝世后,重用蒋婉、费祎、董允,大力发展经济,国家变得富裕起来。
姜维北伐,刘禅极力支持。但朝廷明争暗斗,费祎、黄皓极力反对,最终放弃北伐。后来由于宠信黄皓,导致他弄权误国,蜀国国力明显衰退。
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此时姜维再次进行北伐,蜀国此时三线作战,加上蜀军精兵由诸葛瞻统领,邓艾绵竹之战大破精锐。
刘禅得知精锐被邓艾大破,非常叹息,如果不是迫于朝臣压力。那精锐会是直接由姜维统领,魏军恐怕是攻克不了,反而损失惨重!只可惜朝纲败坏,群臣极力反对,要不然不可能失败。
眼看蜀国大势已去,刘禅让群臣把自己绑起来,向邓艾投降,随后通知姜维向钟会投降。姜维发现钟会早就对司马昭擅权国政,非常不满,决定起兵讨伐!此时的姜维认为时机已到,正好利用钟会反叛恢复汉室,谁知消息泄露,最后被魏军所杀。
司马昭怀疑姜维通过钟会反叛的计划,一定是刘禅暗中作梗,策划的。但要杀他,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这样做不太妥当!于是就邀请刘禅赴宴,并以歌舞助兴,一旦漏出马脚将其诛杀。
并安排演奏蜀国乐曲,蜀汉旧臣们听完乐曲后,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呢?
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蜀国大臣郤正听到后非常惊讶,于是就在刘禅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问你时,你就先注视着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
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同样的问题,刘禅按照郤正教的说了一遍。
司马昭听后说道: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从此再也没有对刘禅产生过怀疑!
这样一来,即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群臣,以免引发战乱使百姓生灵涂炭,这样百姓才会安居乐业,变得富裕起来!
所以说阿斗并不是扶不起,只是因为生不逢时,加上父亲去世太早。前期没有足够经验,加上军权一直都是由诸葛亮执掌,所以受到限制。
另外,蜀国内部斗争非常厉害,朝中大臣一个比一个蠢。后期由于黄皓弄权误国,才导致灭亡的。
所以阿斗并非扶不起,只是诸多因素以及一群蠢猪搞得朝政败坏,倘若不是他进行制衡那就不知道混乱到什么程度。所以说,不是扶不起而是太聪明了!
阿斗的智商相当高,诸葛亮都刮目相看: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隋末瓦岗寨起义军领袖李密,对他的评价也不错: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关于这个问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得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综合分析。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禅能平静的安享晚年,可以说是有一些智慧的,因为环伺在其周围的都是当时的能人和狠人,没有两把小刷子,刘禅早已就身首异处了,哪还能平安度过晚年。可以说,刘禅最大的聪明之处就是对别人无威胁,还得让人家感觉到没有威胁,要做到这些还真不容易,但刘禅做到了,你能说他不聪明?其父死时,刘禅可以说是仓促既位,权臣诸葛亮总揽一切,刘禅看到这种情况,还是比较聪明的,既然这样,那就放手,省的劳神费力,但最后诸葛亮活活的累死了。诸葛亮死后,刘禅又采取一系列的小手段,把蒋琬、姜维、魏延等人搞得团团乱转,并且矛盾不断,受益的还是这个都说是扶不起的阿斗。再后来被俘之后,还能把司马炎搞得时常哈哈大笑,说明刘禅这家伙情商比较高,并舒舒服服、善始善终的度过一生,不也是人生的赢家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禅一个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是透过时间的迷雾,我们仔细用一个现代人的上帝视角来看他,你会觉得感觉有那么点不一样了。
从刘备白帝城托孤开始,刘禅就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不管他是否愿意,蜀,一个四面环敌的家底交到了他的手上,交给他的还有内部的诸多矛盾,从大局上看,益州本地势力,刘备带过来的势力,荆州势力,一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刘备在的时候,协调这些矛盾都倍感吃力,何况给一个晚一辈,在军中,朝中都素无威望的小孩子呢!
好在上天还给了刘禅一个相父,诸葛亮,要知道诸葛亮后期是单独开府的,这个开府说的直接点就是另立中央,刘禅心里会很舒服?当然不会,可是他有办法吗?答案是没有办法。虽说我们现在知道诸葛亮一生励志于北伐,没有,起码没有做出取代刘禅的行动。可是人心隔肚皮,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谁敢保证诸葛亮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心思?反过来,诸葛亮心里难道就不害怕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被刘禅团灭?这么说,一般有点历史知识的人不会觉得我说的危言耸听吧,而后期,诸葛亮长期准备北伐个中原委也只有当事人明白了。而诸葛亮死后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上,也清楚的表明了刘禅的心里,他是真的恨了好久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