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
天下,道德经,老子怎样理解“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往曲解成大丈夫唯有不去竞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他竞争的,使中国人成了\"东亚病夫\"的错误,在于不知本书本章标题及其密码的意思,其正确的意思是:
稳居第一不二的人和集体(夫)“唯\"有以文化程序竞争工作的成绩,得到群众民主公平票决赞成的支持,“不”使人们有反对意见来挑战,自己被动去应战“争”第一,\"故天下莫能与”以文化程序竞争工作的成绩,不是让领导班子票决肯定,而是得到群众民主公平票决赞成的支持,成功地制止有反对意见来挑战的事的先进人和集体(之)去\"争”第一。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二十三章》,标题就是应用数学、龙学数字二十三,密码是按乘法口诀表顺序排的三五十五,其代表的意思是:人们反对以文化程序竞争工作的成绩压制竞争(二十三),而是以文化程序竞争工作的成绩,不仅让领导班子表决肯定,而是依靠群众民主公平票决赞成支持,成功地制止有反对意见来挑战的事的先进人和集体(之、十五)。
这里的代词“之\"代表应用数学、龙学数字十五的意思:以文化程序竞争工作的成绩(十),不仅让领导班子表决肯定,而是依靠群众民主公平票决赞成支持,成功地制止有反对意见来挑战的事的先进人和集体(五)。
举例:中秋丰收节十五的月亮不与人争第一,天下也没有人能与她争第一的。“人间万姓仰头看”“千里共婵娟\"。
《道德经》二十三章的全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用如上中秋节十五圆月圆缺的曲线一至十一条龙文化、应用数学一下就解释通了。
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
文/刘树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而反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通常会被降格解读为:我不去同天下人人争夺利益,所以天下人都无法同我争夺利益,成为弱者自我美化和自我麻醉的,含垢忍辱窝囊废物思想。
这都是对道德经的降格误读。道家从来不是弱者思想,否则三皇五帝 姜子牙 鬼谷子 商鞅 孙膑 张良怎么建功立业,他们真的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大善人是菩萨吗?关键还是佛教入侵后,把行善积德思想也带入解读,把道德经降低到了世故人伦的低级层面,粗鄙化解读。
这句话真正含义是:顺应天道之理应对事物,不与天争功,就可以做到明,彰,功,长。 而众人则不顺应天道,失常妄为,与天争功,他们就会不明,不彰,无功,不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争,是遵循道。是随缘。天下之事,实在是离不开道和自然规律。人的旦夕祸福,穷通富贵。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不是说你争就能得到,不争就会失去。或者说,你争就得到的多,不争就得到的少。完全不是这回事。这些,取决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福德。正因为老子看透了这些。所以才说出,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而争之。不争就是顺应了道。就不会造业。天下人,无非就是争名夺利。我不争名利,你还能与我争什么?又因,我不争名利,却得到了名利。那是我不争,所得的福德。而你枉费心机,徒劳精神,所得到的,不过还是你命里有的。因为损人利已,除了生前身后的骂名以外,也损了自己的阴德!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不要争: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耍心机手段,照样是你的。而且你以善心对人对事,你的所得,会有增无减。如果耍心机害人,不是你的依然得不到。还会因为你意念的不善,给自己招来灾祸。这是让我们不要走弯路。这句话里,藏有无尽的智慧和福相。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参透,就能趋吉避凶,无往而不利。因为这世上,所有的福报和好运,都是善心感来的。不是害人害上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第一次见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世间事不论是权力还是财物,只有男人去争斗,如果男子汉大丈夫不相互争斗,那么世界将是和平的,安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目前正午热播剧《都挺好》,大家觉得姚晨的演技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