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有拖延症吗?你认为怎样才能彻底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呢?
时间,事情,自己的你有拖延症吗?你认为怎样才能彻底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明目张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是这款操作模式。也许是在看了二十一日养成一个新习惯后,也许是在开始天天锻炼身体后,慢慢地向“天天如此”模式靠拢,以求“水滴石穿”,温水煮青蛙,把努力融入日常,而不是昏天黑地忙一阵子,美其名曰“一张一弛”,实际上是难以为继的。
真正的经久操作模式就是把学习、工作、锻炼等融入日常,天天不间断,天天温故知新,天天练手,并且没有很刻意,只是平淡如水的“日常”,却不可或缺。口渴了喝水,干实事就是日常无形模式化,不觉得累,只是一种日常需要。
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实实在在做事,这种日常充实感,亲身体验并养成习惯后,就不容易出现拖延。因为你让日常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珍贵,有收获,并且消融于无形。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纬度都在一日之中,容易上手、容易调整、也不容易出现焦虑。
与其在拖延模式下,花很多时间去焦虑,去做思想斗争,去管理情绪,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把任务分解到日,到时,到分。一点点蚕食,而不是总想干一票大的,鲸吞一口搞定,或是一网打尽。一旦不能如愿,就容易让自负自信受损,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失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多少少都有,尤其是觉得不重要的事更是如此,给自己一个惩罚机制,别人监督,别给自己找借口可以试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是想明天一定要振作,一定要努力,结果第二天的阳光升起时,还是等等,再等等要不就明天再开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拖延症最好的克服办法就是给自己一个规划,每天醒来给自己安排好今天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分步实施!晚上睡前总结一下今天一天的工作成果!分析出今天一天的办事效率!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就会改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过多要求完美主义,提高效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明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很紧急,但自己却一直难以去着手做;明知道考试将近,自己本该好好复习,但是却被其他事情占用了时间。因为拖延,很多本应该早就完成的任务一直到了最后期限才被慌慌张张的完成、草草了事,事后自己又悔恨没有早点去做,内疚、自责。
喜欢拖延的人们总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最大的并且最重要的职责上,明白它们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动上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无收益的活动上,比如上上网,看看电视什么的,结果导致他们一边为这些重大重要的事情焦虑不安,一边又难以行动起来。
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佩里先生作为一个慢性拖延症患者,认为拖延也可以很艺术。他建议同类们选择一个重要的任务,但是在攻克其他工作之前先推迟一阵。“不要为自己这样的操作安排感到羞耻。”他说。他建议拖延症患者们用比较不艰难的(而且很有用的)工作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比如跟进客户,完成开支报告或者阅读行业新闻。他说,聪明的拖延者可以获得“高效”的好名声,同时也可以继续“屈服”于自己拖延的冲动。也就是说先从小件的、优先性低的事情做起,从而建立一种成就感,然后打起精神完成更重要的工作,这就是结构拖延法。
佩里的理论虽不是由严密的科学推导得来,但好在源于自身,有实践为证。有实践者说,结构化拖延法帮助她能够更谨慎并且有效地关注并处理工作。“只要我能感觉到我在拒绝做某件事,我就能赶驴子赶马地让自己去干活。”她说。她认为“结构化拖延法”的技巧帮助了她在自己和大项目之间建立了一个精神空间用来协调处理自己。“当我在处理很小的事情的时候,脑袋里仍然想着那些我必须要做的大事情。我要专注我的思想。就算是小小的成就,比如在线缴纳一些款项或者为出差的旅行打包,都能为我提供的一整天的满足感。你不会感觉到失败,因为你确实把事情做成了。人生好像一切尽在掌握!”
佩里先生认为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做事习惯而感到不快,因为罪恶感会打消干劲儿,反而强化要延迟的欲望。对于拖延习惯,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力去改变,也经常为拖延而感到内疚和自责。当我们把精力关注在无力感、内疚、自责方面时,我们更容易否定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内耗自己的能量。当我们带着拖延症去生活,同时也能够顺利得做好很多事情,我们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做好的,会有成就感和自信,从而也更有力量去做那些让我们感到困难而一直拖延的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