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有拖延症吗?你认为怎样才能彻底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呢?
时间,事情,自己的你有拖延症吗?你认为怎样才能彻底摆脱拖延症的困扰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有两个问题:
Q1:大学图书馆的位置什么时间最抢手?
A1:当然是考试前一周
Q2:工作效率什么时间最高?
A2:当然是Deadline前一刻
提及上面的场景,可能大家都会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由于拖延症“发作”,上大学时,考前最后一周临时抱佛脚,然后寝室空无一人,图书馆人满为患。
工作后,拖延症“发作”,在Deadline前一刻,硬生生的将工作效率逼到极限,在短时间内迅速交付工作。
图源:网络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至于你自己到底有没有?可以通过下面的小测试自测一下。
拖延症小测试
a. 从事项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事情拖延得越久
b. 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
c.在决定静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时,要先跑去冲杯咖啡,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
d. 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e. 本来在着手一项事情,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事情去干下一件
拖延症“发作”是认知到行动的3段连锁反应
“拖延” (procrastination)的拉丁字源解释是“向前”(pro)和“为明天”(crastinus),也就是说“拖延”是把重要的和有时限的事情,推到其他时间去做的习惯。
图源:网络
现在,拖延症已经成为大家自嘲的常见词汇,但少有人了解其实拖延不是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涉及到认知-情绪-行动三个环节的连锁反应。
图源:网络
例如,有一项报告周四要交,然而一想到要写报告,你就感到厌烦。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或许是因为这份报告的难度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不知如何着手;又或许是你从来就不喜欢写报告本身这件事情。凡此种种,都使你产生了转移注意力的冲动。
于是你开始打游戏、追剧、做其他简单的事情等等,直到周三才终于将报告开了头。这一切的情绪和行为的源头就是你对自己和这项工作的认知。
图源:网络
3种方法,控制拖延症的“发作”
想要找到拖延症的原因,就需要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向入手。
认知方法
看清楚自身拖延行为是怎么样运行的,并通过认知采取措施有效改变拖延思维。
这是一个觉察自我的过程。通过觉察,可以找到拖延的原因,并成功找到拖延背后的那个心理需求。
图源:网络
比如你可以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拖延背后的原因:我为什么会如此厌烦周四要提交的那个报告,是因为害怕失败还是仅仅是工作累了,想休息。
情绪方法
建立起对情绪的忍耐力和持久性
拖延很有可能是由一些负面情绪引起,因为这些负面情绪,所以你采用一些让自己舒适的行为激发其他情绪代替这些负面情绪。所以,情绪方法则需要你学会认识到情绪并跨越它。
图源:网络
正念是可以借鉴的工具。通过练习正念中的觉察情绪技巧,然后解绑情绪对自身行为的“绑架”。
行为方法
确定你的方向,落实行动
当拖延症“发作”时,我们一般是通过做一些压力小或者不太重要的事情来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利用行为方法,你可以尝试将事情分解并分别设定开工的最后期限。
图源:网络
仍以周四交报告为例:周四提交,周三修改,周二就必须完成报告的初始版本。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行为方法将目标完成变得有趣。比如周二完成报告后,可以去吃一顿小龙虾奖励自己等等。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当被拖延的那件事给自己带来过大压力,还可以尝试正念中的呼吸法进行深呼吸,获得情绪的放松,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将压力表达出来,得以释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要看你有多大决心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两种状态是一样的,虽然用文字形容的方式不一样。都是一个人的状态,而且是那种“鹤立鸡群”的状态,自己的想法 、处世方式 、做人的方式、学习工作的方式都是和别人没有太多共同之处的,别人也无法理解你的状态!就好像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在独立于世,在某些时刻,你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但其实,你在一个人的时候,如果头脑清晰,你会得到一个很好的自我提升的空间和时间,就像你说的让自己精神饱满的时机!这样的状态很容易出现在特别优秀的人身上,或者正在赶往优秀之路的人身上。既然能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时候,那你肯定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长道路上努力着,所有你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同流合污,来应对这个世界有用无用的交际,我不否认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但是在这样的虚华的社会上,能交到志同道合不会中途撤离的好朋友真的是有一定难度的!当一个人想成就更好的自己的时候,就必须用自己单独拥有的时间来填充自己的世界!例如学习专业知识,读一本好书,这都需要一定的安静时间的,不可能在闹市中就顺利完成!孤单和孤独在我这里算是褒义词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点吧。总是一开始特别努力去了解、去全情投入,一旦可以掌握节奏,就容易懈怠,一定要拖到快接近最后期限时才会有动力去全力与赴,去收尾。中间的拖延有点类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的操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