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丹青先生在《母语与母国》中,回忆木心先生,提出“爱国不是一味苟同”,你怎么解读?
爱国,的人,他的陈丹青先生在《母语与母国》中,回忆木心先生,提出“爱国不是一味苟同”,你怎么解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光从这句话上面来说是没有错的,但是从陈丹青口中说出来就不同了
“那些地方不是我失掉的,我失掉的是个人的名誉”
“我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心从重庆回来,从日本人手机把中国的土地拿回来”
“我们这是真正的救国,中国打不过日本,这是最好的选择”
上面的话是汪精卫说的,看到没,投日在他看来是爱国的行为
当然了,我只是举例说明“爱国”这个词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我并没有说陈丹青是和汪精卫一类
但是陈丹青对于民国莫名其妙的崇拜,我只能理解为可能是“艺术家”的爱好,这我确实不懂,我看过很多关于民国时代的书,我只能说谁向往民国,谁就是脑残
当然了,我的祖辈多是农民,也许陈丹青是什么民国大员的后代吧,我不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的很有道理。
想想,如果一味苟同,维护,大清还在呢,明朝还在呢,皇帝还在呢。是不是?爱它,就是尽一己之力,让它更先进,更强大。而不是连糟粕也要认同,维护,延续。
建设和发展,改革和创新,这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历程,也是历史的进步历程。没什么错。爱国不是拍马屁,说几句歌颂的话,那是投机取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陈丹青不仅是个才情过人的大先生,画技高,对古典音乐的鉴赏力也超乎寻常得高,最可贵的是,他更是一个真正的有思想有情怀的智者。中国人中,太需要他这样的真爱国的人了。他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敬佩他!
爱国,不是空喊口号,喊得响就爱得深的愚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爱国,就要真心为国忧为国想,就要慧眼识弊,敢于说出来,唤醒沉睡麻木无脑的那些民众,齐心协力为国家的进步努力。
那些一味跟着风向转、半梦半醒的人,只会言听计从,根本不思考,以为这就是爱国,简直是民族的羞耻国家的霉菌,不亚于那些祸国殃民的蛀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陈丹青,有学识,有道德,有思想,有担当的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赞同丹靑先生观点。首先要独立思考不盲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力(黑格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国?怎么叫爱?怎么叫不爱?是爱地理领土?还是爱历史沿革?还是爱政治理念?还是爱领袖政党?是爱一千年前的某个所谓的盛世,还是爱一千年后的某个理想?是爱家即爱国,还是爱国即爱家?不要随便就给人扣不爱国的帽子,也不要随便把爱国者的标签胡乱贴到自己身上。按共产主义的理想,以后人类社会是没有国与国之分的,没了国,大家还爱什么呢?当然是爱地球,爱家庭,爱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陈丹青最近有一本新的木心的作品要出版,可以说没有陈丹青,就不会有木心在华语圈如此大的影响力,当然木心作品本身还是不错的。
具体到陈丹青回忆木心文章里提到的,“爱国不是一味苟同”,也是一句常识之语。
我们当然会爱我们的国家,国家的附属可以是土地,也可以是海洋,我们爱的应该的土地之上的国家。
就像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一样,那份爱是无私的,但也绝不是放任不管的,见到孩子的不足,父母要引导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孩子和父母都应该知道常识,好坏,都要更为自由文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