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血糖,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1型糖尿病人,为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体育锻炼适宜在餐后进行,血糖大于14~16mmol/L,近期频繁发作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严重的心,脑,眼,肾等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另外,如果伴随没有被控制的高血压,不稳定的心绞痛,是不建议运动的
最后,穿舒适的鞋和服装,保证安全是最重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型,使劲操练自己。
一型,适量运动,饭后散散步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量,因人而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游泳是我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运动。在我2015年7月的控糖记录中,三天后空腹血糖由7.2降到5.5。时间是12:30~14:00运动量是蛙泳2000~2300米。
游泳是深呼吸的运动,是全身运动,对骨骼,皮肤,肌肉,血管,呼吸等全方位锻炼,静中带动,柔中带刚。对糖尿病和高血糖患者极其有益。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慢走,是很好的运动形式。仅次于游泳,也是全身运动的锻炼。不限时间和地点,方便,简单,人人都可,无技术要求。但是对糖尿病人,时间最好不要在空腹或餐前。我做过实验,会升糖0.2~0.5。
3.其次,跳舞,做操,慢跑,唱歌都不错,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都不错。
4.运动量大的,如快跑,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如时间长,会应激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对平稳血糖不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糖尿病的一三五七运动法
饭后1小时以后
每次坚持运动30分钟
每周运动5次或以上
运动时心率小于170减去年龄
运动前需自测血糖,若血糖过低,应当补充糖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运动容易形成并发症血栓,所以在选者运动的时候尽量将脚提高,建议考虑自行车或者游泳等运动,而不是跑步等下肢损耗高的运动项目。
糖尿病人可以通过饮食、药物、运动三者结合来控制血糖平稳,在饮食中需要注意整体热量的摄入不要高于人正常每日的基本需要量,食物选择多样化,用杂豆和杂粮等代替米面,并摄入250克-400克的蔬菜,及升糖指数低与55的水果。在此基础上,每日摄入6到8克线油灵芝孢子粉,通过高灵芝多糖和多氨基酸成分来控制血糖并刺激胰岛素分泌,以此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跑步:出点汗:增强代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就是一个糖尿病的患者。两年多了,我一直在坚持有氧运动,一直坚持在快走与慢跑。这是我的心得与大家分享,糖尿病病人需要体育锻炼,所有情况在锻炼中必须加以注意,简单的说,糖尿病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必须遵循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的原则。首先,糖尿病病人必须长期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天气变化及生活规律的变更,都不能放弃必要的体育锻炼。“一曝十寒”的锻炼方式对身体是有害无利的,糖尿病人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及运动量必须是和自己的身体状况,要量力而行,勿使过劳,因为并不是任何一种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对身体都永远是有利无害的。病人应该注意运动的方式及释放的运动量,无剧烈的体育锻炼,过长的锻炼时间及过度的屈伸和运动,就不适宜老年和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人。其次主张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是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如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的快走。特别是老年人,跳交际舞,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音乐,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量适宜又令人感到愉快,有利于长期坚持,所以说我比较赞同有氧运动。有人习惯早上空腹锻炼,有人主张晚餐后体育锻炼,我一般认为早餐或者晚餐半小时以后锻炼是最好的。糖尿病病人运动时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的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对身体有所伤害。在正式的锻炼开始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不论运动一下四肢,抻抻腿,拉拉跨活动活动各个关节和肌肉,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使心率有所增加,为较大的运动量做好准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