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经常在晚上十二点后睡觉,到底对身体有多大危害?
能量,身体,的人经常在晚上十二点后睡觉,到底对身体有多大危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手机不可自拔,明明已经很疲劳了,身体提示该睡觉了,自己也意识到该睡觉了,但就是不想睡;长此以往,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危害很大,具体我也不知道,我经常也是很晚才睡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具体有多大危害说不准,人是阳光动物,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也就是晚上睡眠时间。晚上休息太少,或是经常熬夜对身心健康,肯定有影响的。供参考。谢邀了。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眼睛,对腰,对肾都有伤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说来,人们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认识是白日工作,夜间休息。睡眠则是对白日繁忙工作的休整,晚间睡眠不好次日会出现倦怠乏力。
其实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远不是那么简单,它们都有着自己严格的生理节律,并且,人体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活动是在夜间进行的。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就注意到,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现象。认为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激素分泌、凝血纤溶平衡及血压、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的生物钟。
人体生物钟实质就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生理活动的节律,这种生理节律如同时钟一样正点运行,保证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律,规律地重复运行。
人体很多器官的某些生理功能活动就是依照自身的节律在夜间进行的。如夜间10点~11点,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在睡眠中进行信息编码整理;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是在人体睡眠的第一阶段大量脉冲分泌,夜间分泌量占全日的70%;用来修复细胞损伤、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的还原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10点~12点分泌;调解人体昼夜节律的褪黑激素晚11点后分泌增加;淋巴细胞从淋巴器官释放入血主要发生在夜间,T淋巴细胞释放高峰在0点~4点,比8点~12点高出50%~100%。B淋巴细胞释放高峰在20点~24点;损伤细胞及DNA的修复以及自由基的清除都主要是在夜间睡眠中完成。
长期缺失良好规律的睡眠会导致生物钟的紊乱,会造成大脑综合记忆能力的下降,免疫能力的降低以及组织损伤修复功能障碍等。可表现出智力减退、早衰以及抗病能力下降等。
权威研究认为,人的黄金睡眠时间在23点到次日3点。这段时间是夜间规律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生理功能活动最为活跃的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认为胆汁是肝之余气,溢入于胆,故称胆为中精之腑、清净之府。肝胆相互依附,互为表里,肝胆相照,共同调节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凡十一脏取决于胆。11个脏气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身体就会很好。胆的功能是储存和输送胆汁,以助肠胃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胆经如若存在问题,就会感觉口苦,喜欢唉声叹气,脸像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皮肤无光泽,脚面外侧发热,同时伴随头痛,腮痛,出汗打寒战,沿胆经所过各关节都痛。
据中医学理论,奻天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胆经运行时刻。胆经的气血在子时最旺,这是阴阳转换的时候,阴气最重,阳气开始生发。因此每天晚上11点前应该卧床睡觉,给肝胆充分的排毒机会。而如果12点后睡觉,人体新陈代谢工作无法完成,体内积滞的废物不能及时排除,新鲜气血无法顺利生成,就会面色枯黄,痘痘生发。长此以往,还会得肝胆疾病,并致使其他脏腑也遭受其害。胆汁对消化饮食有特殊作用,一旦胆腑不畅,还会影响到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厌食油腻、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因此要做到规律作息,身体才没有危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身体伤害挺多的,希望大家警戒。
第一害:耳聋耳鸣。
睡眠不足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
第二害肥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不但难消化,隔日早晨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肥胖。
第三害皮肤受损,皮肤在晚10—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斑等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