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句话?
老师,学生,这句话如何看待“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句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关键看是由谁来说,做为从业者教师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对从业者自身的激励和诉求。但如果业外人对教师提出如此要求则有些强人所难,是不现实的。因为师傅引入门,修行靠各人。教的好不好是外因,学的好不好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此句的真正含义。中国近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给当时一切为零的幼儿教育领域鼓劲,旨在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并不是一些人断章取义理解为的教育的“万能钥匙”。所以,我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每一个教师勤勉尽责努力工作的标尺,包含以下几点。
一.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秉性独特的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特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不同与人的地方,老师应善于发现、欣赏、培养每一个孩子。
二.教育是长期而又艰巨的,是复杂而又灵活的。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教法没有,墨守成规的老师不能适应教育形势。
三.每一个教师,要师德师风高尚,严于律己,勤勉努力。“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告诉老师,身为教师,不禁要学识渊博,更要师德高尚,用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无私浇灌祖国的花朵。
以上是我的理解,也就是每一个老师爱岗敬业,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你同意我的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你的朋友泜河泛舟 望多多关注哦。图一为教育家陈鹤琴,文中网图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材施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多年前我就在一所学校的围墙上看到这句话,当时就感觉到这句话看似是看重老师的作用,实际上是对老师一种污蔑,是目前社会对教育行业扭曲的一种错误观点。
固然,教育一方面是教学,另一方面是育人,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把每个学生教好是老师的终极目标。但这个目标实在太高了,根本就实现不了。教师只能是做的更好,无法达到最好。
每个老师都不一样,自身的知识,素养,教学水平也不相同,任教层次不同,专业不同,传授方法不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但老师的目的都一样,都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取得更好的成绩。
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样水平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不一样呢?为什么会有优秀生和后进生之分呢?为什么大学有958和211等双一流和普通院校之分呢?为什么会有本科和专科之分呢?为什么孔子三千学生,只有七十二人优秀呢?这难道都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造成的吗?
孔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告诉我们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因人而异,说明人与人之间在某些方面是有差距的,老师不能背这样的黑锅。
对于学生我们就不用分析了,“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如果学生都学会了,还用老师干什么呢?自己学就行了呗!目前网上上课,空中课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了,开学后的成绩变化就可以看出来这一时期学生学习的效果了。
所以学习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教学也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的,二者相互联系的。离开谁效果都不会好。
奉劝有这种思想的人再想一句话,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孩子怎么样,就证明家长就是怎么样的人。
这句话,气人不!
与大家共勉,当好家长,做好老师,一起为孩子未来共同成长!
图片引用自网络,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可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这个学生的智力高低,再结合老师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遇上智力差的学生,再好的老师也是无法交好他的。学生再聪明遇上一个欠缺能力而水平又低下的老师,学生也是学不好的,聪明的人摊上一个有能力,而且教学水平又高的老师,那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必定成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极了要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