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无领导小组面试?它和结构化面试有什么区别?
领导小组,考生,结构化什么是无领导小组面试?它和结构化面试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什么是无领导小组面试?它和结构化面试有什么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领导小组讨论就是面试组织者随机或有目的的将8-10人(一般来说是这个人数)分成一组,就某个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最终在小组内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在进行初期大规模候选人筛选时最常用的方式。说起无领导小组讨论与结构化面试的不同,前面很多答案已经提到了定义、形式、内容等的不同,而且说得也很好,楠哥就不赘述了。但是楠哥认为这两者间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也是影响候选人面试成功率的不同还没有人提到,那就是这二者底层逻辑的不同导致的候选人应该在面试中采取的策略的不同。接下来楠哥就来说说这二者底层逻辑有何不同,以及分别应该采取什么应对策略,
1、无领导,讨论和结构化面试的底层逻辑
我们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介绍对象。介绍人给某个姑娘介绍对象时往往是提供了几个选择,让她从中挑自己感兴趣、有眼缘的,这一步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一群人通过自身条件的比拼,获得进入下一轮的机会。而被挑中的人,就有幸进入与姑娘一对一的相亲环节,这时候姑娘会用自己的喜好、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来判断和相亲的人是否合适,两个人能否一起过日子,这一步就是结构化面试,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来证明两个人彼此合适,可以共度一生。所以可以看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底层逻辑是在一群人中,证明你是优秀的;而结构化面试的底层逻辑是通过一对一的沟通,证明你和岗位是匹配的
2、无领导小组讨论策略:以我为主,展示你最强的优势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某个优势最大化。比如你领导力强,去出来做leader,带领整组成员推进讨论;你总结提炼能力强,就记录所有人的观点,并做总结归纳;你服务意识、配合性比较强,就做时间官,适时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超时。总之,任何一点表现突出都有可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而获得进入一对一面试深入了解的机会
3、结构化面试策略:以对方需求为主,展示你与对方需求的高度匹配
在结构化面试中,面试官最大的目的就是找到和招聘岗位最匹配的候选人,所以这时候就不能再以我为主,而是要清楚的知道面试官需要什么人,进而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来使面试官觉得你就是他想找的那个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仔细研究岗位说明(JD),找到招聘方最需要的技能、能力、特质,然后在面试中充分的展现出来
只要大家深刻理解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结构化面试的底层逻辑的不同,并且采取正确的策略,面试通过的可能性一定会大大提高。
职场是个大江湖,不是能力强就可以平步青云、一帆风顺。这里面的门道有很多。
想知道更多职场真相,欢迎关注楠哥说职场,也可以向我提问,相信我的答案一定会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职场上的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简称LGD)主要是通过给一组考生(一般是5-7个人)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们进行一定时间(一般是1小时左右)的讨论,来检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拟任职岗位的综合要求,由此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价者不给考生制定特别的角色,也不制定谁是领导,也不指定每个人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考生自行排位、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考生的活动,观察每个考生表现,来对考生进行评价,这也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名称的由来。
一、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试题特点
面试过程实质是对应试者的刺激反应过程。一套有效的选拔性试题具备以下特点:
1.容易为应试者接受。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试题取材应是应试者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材料的表述形式也应该是应试者能理解的。背景资料提供多少要看应试者对取材的熟悉程度。
2.能够引起应试者在测评目标方向上的足够数量反映。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试题所引起的反应必须是与测评目标相关.从统计上来说,行为样本的数量越大,考官对应试者内在特质的推断越准确。
(1)能够引起每个应试者的反应,并创造反应均等的机会。在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过程中,考官必须对每名应试者评分,因此,每名应试者都有机会作出独立反应。另外,由于应试者的理解能力、个性、言语表达、认知风格等个性因素对其外显行为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不是测量目标,所以在讨论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个性因素对应试者表达真实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2)反应必须是外显的或可以被外化的。只有外显的反应才能被考官知觉,并作为评价的依据。
(3)必须能够引发被试者间的充分互动。在讨论中,应尽量为应试者创设相互作用的机会,以反映应试者的能力特质。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基本特点
(一) 基本特点
1、 人际互动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最突出特点就是具有生动的人际互动性,应试者需要在与他人的沟通和互动中表现自己,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查的维度也与人际交往有关,例如言语表达能力、人际影响力等。
2、 对考生的实际行为进行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在结构化面试中,评分者主要依据考生的口头回答进行评价,但说得好并不一定做得好。而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分者是依据应试者实际表现的行为特征来对其进行评价的,因而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3、 考生较难掩饰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考生往往会处于压力情境下,难以掩饰,往往会在无意间表现出自己各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4、 效率较高
评分者能够同时考查多名应试者,节省时间,提高面试工作效率。
5、 直接竞争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将竞争同一职位的人放到同一时间、空间及场景下,相比较与结构化面试,考生压力更大,更具压迫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