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赵国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下去,结果会赢吗?对此你怎么看?
秦国,赵国,廉颇如果赵国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下去,结果会赢吗?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赵国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下去,结果会赢吗?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用廉颇的办法和秦国耗下去,赵国仍然不会赢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可能秦军只是惨胜,赵国会败而不溃。
一、廉颇的防守战术
由上党之争引发的秦赵决战,秦军来势凶猛,一直处于主动攻击的地位。而赵国由廉颇率军抵抗,起初也起到了一定效果。因为秦国这场决战势在必得,要彻底打垮赵国,甚至是灭亡赵国。其兵力、物力、财力均占有优势。廉颇是个久经沙场的名将,对秦将王龁的进攻还是心里有数的。赵军采取了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持续消耗秦军战斗力的做法,步步为营,实在守不住了,就边打边退。当秦军攻至丹河,就没有再能继续前进。一方面,廉颇率赵军利用离赵国本土大本营更近的优势,不断补充兵源和物资,因为他知道秦军因长途跋涉的原因,后勤补给比赵国更难。所以,丹河对峙时,双方各有攻防。
二、消耗战的结果
真实的历史是赵国用出生牛犊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秦国使用离间计的传说不比太当回事儿,更重要的决定性原因是赵国经不起这种消耗战。秦国当年已经占据巴蜀地区这个大粮仓,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经济实力早已甩了赵国几条街了,故而,消耗战还能再坚持一下。但赵国则无法摆脱囊中羞涩,当军粮消耗都成问题的时候,战争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所以,赵王对廉颇防守战略非常不满,他更希望能有个能人横空出世帮他打退秦军。正式因为这些原因才催生了赵括领军的长平之战。
如果赵国继续采用廉颇的战法,赵国将不得不继续向前线输送青壮年军人、粮草、装备等,导致赵国的国力逐步透支。此刻秦军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管是王龁还是白起,面对赵军的举国防守,想一举破之,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秦国也要不断向前线输送力量。试想一下,自上党之争开始,秦军先后投入的兵力约60万,赵军投入的兵力约45万,如此巨大的消耗谁也撑不起。不过双方都在等待着谁先撑不起。从综合国力的对比看,赵国的后勤补给线会首先出问题。也许赵军会继续后撤,甚至撤退到邯郸附近,然后就是倾国之力的邯郸保卫战。但只要他的有生力量还在,那时远道而来秦军攻下邯郸的可能性很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也只是小胜。次战役结束后,秦军基本也无力再继续进攻赵国了。
秦赵长平之战,导致赵国40万大军被白起装了口袋,并将其坑杀。赵国从此一绝不振,再也没有力量与秦国决战。如果采取防守战略,持续抵抗秦军,也许秦军也能取得最终胜利,但由于消耗过大,而导致灭亡六国的速度被减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有以下这些:
1、从两国的将领来看,秦国是名将白起,而赵国的是赵括。两者在用兵策略、实战经验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赵括是一个较为激进的将领,让他来实施廉颇的办法,不一定能做的很好。
2、从两国的国力来看,秦国国力雄厚,能够充足的供给大军所需;而赵国相对秦国而言,国力相对薄弱,打消耗战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3、从两国军队来看,秦步兵无敌、赵国铁骑强悍,都是擅长进攻的军队,赵军坚守就已近丢失了自己的长项。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所以说,就算是赵国依旧按照廉颇的办法,胜利的天平也不会向赵国倾斜。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赵长平之战。输在庙堂之算确如其事。攻者,必兴有图之兵。守者,必纵人地熟稔之后备之御策!先发制人者之兵,其长利之处甚明!其短薄之弱则逾显。兵者势也。秦倾大兵欲压境欺赵,粮草日用费糜,故出兵只宜可期之时日,方可为之也!长久无后继兵马粮草,则退兵不宜两途唯艰。故若用老将廉颇之策,令长平固若金汤,使秦军进退不得,期此状况维持三两年者,秦国内必生巨变,合六国兵势,秦危亡矣!再无其后吞并六国之遗患。此虽古者历史也,今者国际纷争,亦如出一辙也!主政者乏智,国危亡旦夕之间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僵持下去,只能是双方都撤军,秦国另寻地方修筑营垒进行对峙,因为秦国无法支撑那么多的军队在前线,千里运粮消耗不起。而因为秦军的实力,赵国也不敢发动主动进攻,双方会以另外一种消耗较小的形式进行对峙。
至于说秦国有巴蜀,赵国缺粮的,请看下面。
巴蜀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都江堰工程,而都江堰于公元前256年开始修建,大约4年后完工,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提前了四年,也就是说巴蜀成为粮仓向秦国大规模供应粮食起码要在长平之战5年以后。不清楚的请百度。
在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建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赵无食,请粟于齐。齐王建六年,秦攻赵,赵国没粮食向齐国借粮,这段话是很多人说赵国缺粮的历史依据。但齐王建六年是公元前259年,是长平之战后一年,是秦国攻邯郸时赵国缺粮,长平大战时期没有赵国缺粮的记载。史记全文也可以百度。
另外在看赵括是如何替代廉颇的,秦国主动使用反间计,造谣说廉颇年老畏战,秦军不怕廉颇,只怕马服子,再加上赵括名声在外,终于让赵括替代了廉颇。如果赵国急于求战,秦国只需要安心等待就行,为什么主动用计?为什么比赵国还要急于求战?只能是一个原因,秦国撑不住了。
上一篇:猫咪可以吃鸡蛋吗?每天吃可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