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甲状腺癌是否高发?应该如何预防?
甲状腺,甲状腺癌,发病率现在甲状腺癌是否高发?应该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宇教授表示:
如今甲状腺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我们建议的是当人们存在明确的家族史时,定期的甲状腺体检,检查包括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尤其针对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需要常规体检降钙素和癌胚抗原;针对电离辐射,平时需要做到减少不必要的放射学检查,尤其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当必须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时,可以采用其他的检查比如超声,核磁共振等等替代X线、CT检查,此外,万一遇到核电站泄漏、核武器爆炸等特殊情况,应当在指导下尽快撤离污染区并做好后续处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适的饮食运动控制体重,需要坚持适量适度的原则,可以进行适度的舞蹈和跑步、乒乓球等运动。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除此之外,目前并未发现有任何食物、药物可以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确实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很多人认为与我国的加碘盐政策有关,事实上,根据研究表明,就统计学上讲,碘盐减少了部分缺碘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甲状腺癌的高发更多的还是与电离辐射、肥胖、家族病史有关,因此想要预防平时还是要注意尽量远离辐射,对于从事的工作与电离辐射相关的人群,应定期接受个人检查,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工作。平时应加强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在中国可以达到50%-60%,并且多见于女性。
由于我国将甲状腺检查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所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较高,并且超声医生对甲状腺疾病的评估也较为准确。对于评估为Ⅳa、Ⅳb、Ⅳc期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被确定为甲状腺癌,所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甲状腺癌早期的表现就是颈部甲状腺部位有肿块结节,有的是体检发现,有些的患者偶然自己发现。肿块摸上去一般很硬,高低不平,或长得较快。如果肿块压迫周围气管、喉返神经等,会引起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局部压痛、颈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良性甲状腺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积极治疗,防止癌变。
甲状腺癌可归于中医学的“癭瘤\"、“癭气”、“癭囊\"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
中医认为,本病与情志内伤、饮食和水土失宜以及体质因素密切相关。
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方面。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甲状腺癌是否高发?
近年来,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已经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前五位,一些省市发病率已跃居女性第一位,并成为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高发病率的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两种:一是认为精准的影像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检查设备敏感性的提高、穿刺活检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的改变、病理组织学分类标准的变化及医疗资源可及性的提高等是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但这种并非真正意义的发病率增高。二是其他因素如环境、肥胖、激素等导致了甲状腺癌的实际高发。
应该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1.定期健康体检
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定期健康体检,建议每年至少1次。通过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很多没有任何症状的甲状腺癌。B超检查简单易行,速度快,无创伤,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一个有经验的B超医师能发现0.3厘米大小的病变。
2.有高危因素者加强监测频率
已经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腺瘤病、结节性甲状腺肿,如暂不手术治疗要定期复诊,一般6个月至12个月检查颈部B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条件者甚至可以更频繁进行复诊检查。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及既往有甲状腺癌病史的患者,也必须定期复诊监测。
如出现甲状腺激素亢进或减退的症状,或者出现突然的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不畅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甲状腺疾病。
日常生活中定期观察或触摸自己的甲状腺,了解有无明显的肿大、双侧不对称、肿物形成等情况。当上述预警信号出现时,提示我们需要尽早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上述高危因素者需要避免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
3.保持良好心情、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提高抗病能力。多进行有氧运动,例如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竞走、滑冰、打太极、跳舞等。可以选择自己欢并且适合的运动方式,将运动后的心理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为宜。尽量忌肥腻、黏滞、坚硬不易消化、油炸、烧烤及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需要忌烟、酒。避免过量长期服用碘含量过高的食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