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可以让自己心静下来?
心静,自己的,你的如何可以让自己心静下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静下心来,体验百味人生
生病带来的是一次整体急刹车,让我无奈地停下了奔忙的脚步。
这是最漫长的日子,也是最冷清的日子,给了我足够的时间深思,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回味。
在此之前,我也像很多人一样,把生活过得密不透风。
我们都是普通人,想要脱颖而出,似乎只有更勤奋努力一些。
我每天上班来得早、走得晚,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永动机,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时间关心家人。
有时候,老家的妈妈还时常会打电话来寒暄几句,后来,因为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总是匆匆挂断……妈妈的电话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在家养病,所有的工作不得不停下来,这样悠闲的时刻,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居家的日子,让我停下匆忙的脚步,有闲暇去体味很多平时忽略了的幸福,想起很多该做而未做的事情:
和爸妈好好聊聊天,和他们做做家务,哪怕只是倚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
这种久违的闲适与温暖让我动容,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温度的人。
人生没有错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石。
人生不是只有无尽的赶路。把生活安排得太满,殊不知在低头赶路中却错过了美景,错过了机遇,错过了生活中那些细碎的温暖。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忠告可以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只会说,以上帝的名义,放下手中的工作,静下心来,看看周围的世界。
适时地放下一切,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把满满的生活放空。
重新整理自己的内心,整装再出发,内心会豁然开朗许多,自然也就能承载更多,收获更多。
愿你能早日卸下不安和浮躁,静心,清心,安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足常乐,平安健康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问;怎样才能做到心静如水?这个问题取决于各人的心态。一个人彻底的明悟生命的本质之后,才能拥有一颗明靜如水的心。心静如水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心平气和、心态稳定,能夠淡然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烦琐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面前能泰然外之、坦然应对,那是何等的豁达和超脫啊!心静如水又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淡泊名利、抛弃自我,闲适安然、与世无争的人,让人好生羡慕!如果你能做到我上述说的,那么真的能成为心静如水的高人。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静坐时,不要坐不住了,或是妄想杂念多,或是身体不舒服受不住了就起来,结束训练。而是给自己规定一次坐够多少时间,不到不结束起来。不管你练得怎么样。否则,一妄想多难受就起来,你就会训练成妄想多和难受逃避的下意识。
2、静坐的关键在第一步感觉放松上,要学会领悟到什么是感觉放松。感觉放松与我们一般习惯的说放松有什么不同。
3、放松不必机械理解成要放松多长时间,几步几层做完。一是平时有病,紧张的部位多放松一点儿,重心放松几下。
注意:放松过程也就是在训练学会找感觉用感觉。二是只要身体轻松下来,舒适起来,心基本能专注了就行了,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以烧炼命门为主的专注训练了。注意,烧炼命门也是一举两得的训练。一是激发命门能量,二是训练专注。
4、命门专注也不必死死盯着,那是在用思想着力,你盯不住和很费力的。要过度到是感觉专注,感觉在烧炼。即专注到深层忘我的境界以后,专注自己在专注,命门自己在烧炼。即不再用思想紧紧地盯着了。这样反而是在训练学会用感觉。
5、开始,很多人会一不死盯就不是陷入妄想纷飞,就进入昏睡状态。那不要紧,你可以一是妄想杂念一起就觉,拉回来继续专注。这样反反复复地训练,久了自然专注力就会强了。但这也不是最终目的。二是一专注后就放下,自然过度到训练出自在专注。那是一种自我退出了,犹如睡着了,却似乎又有个没睡迷了的“明白”在不睡地醒着。即人是似乎睡着了,眼耳鼻舌身意都关闭如睡着了,自我意识也没有了,如睡着时的那样。但却有个像做梦时,在梦外清醒明白地看着梦境,又不陷入梦境,不会为梦境所动的“明白”,无看之看地在“看着”。那个“看着”是无形无相的,如如不动的,明明白白的,只是个意识。进入这种半睡眠半清醒的意识状态,是最理想的,那就是“恍惚我退明白出”了。那里,如有妄想杂念,也如与我无关似的,不受影响,只是“看”着。似如肚里明白一切似的。
6、如妄想多,就不必去强行专注命门,改为只是退出了干预,不要想去强压和弃除杂念,也不要有那个想要静,什么都不想的意思。只是如退出来,只是旁观静观一般地随它杂念妄想纷飞,我只是无形地知道着,明白着,“看”着。不动地看着。即自己就像垂钓者,只坐在岸边不动,只无心无念地,忘我地,下意识地在观看着那个浮标。鱼儿来不来吃,该不该提钓,什么时候提钓才最合适,你下意识是知道的。久而久之,你自知那些止不住的妄想纷飞,是些什么意思,要搞些什么名堂。那四问就自然用出了。一知就自然了了,妄想自不会干扰你了。那个如如不动的觉性定,静观者就训练出来了。你就不必纠结与妄想多不多,怎样才能心静。这样的能力出来,你就不会纠结于孩子怎么不听话,要怎么才能教好孩子,自能最佳地选择和教好孩子了。做其他一切事情也一样。你会感觉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静,真正的静是不用费力的,在一切中的。你自会用出最佳的终极智慧,一切事务处理的恰到好处。即你在一切活动中,心理情绪反应中,自会比没有训练过的人,多了一个意识到,觉察到了的能力。就不会被心理情绪牵扯着转而无法自我控制调整了。也就会自动自我调整,选择和进入最佳状态了。
上一篇:轻断食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