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做才能激发团队的最大力量?
团队,行为,影响力怎么做才能激发团队的最大力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关键影响力:如何调动团队力量》这本书的观点。
最近在看的这本管理类书籍,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先抛开这个野心。先从我们能改变、迫切需要改变的开始。
改变有多难?
孩子沉迷网游,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拔网线、没收手机,都没有用,无奈的父把孩子去管理学校电击,过不了多久故态复萌。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制定各项KPI、销售冠军奖励,培训、打鸡血……业绩还是上不来。
可是有些人就有这样的能耐。1999年淘宝初创期,10几个人,拿着500块钱工资,每天睡4、5小时,没日没夜地跟着马云干。
西尔伯特博士创建的迪兰西公司,员工都很奇葩,全是“黑五类”:小偷,妓女,强盗,杀人犯、瘾君子。但是在公司工作几年后,90%的人再也没有吸毒或犯罪,他们甚至拿到了学位、成了所在领域的专家,重获新生。
这些是如何做得到的?《关键影响力》告诉你,他们之所以如有神助,因为他们掌握了改变的普遍规律,通过影响力去激励和帮助和改变别人。《关键影响力》为我们揭示了实现改变的三个核心要素:制定明确的目标、改变关键行为,综合利用六大影响力来源,而让改变发生。改变不再是喊口号、说教,而是达成行为上的真正改变。
本书由5位作者合著完成。他们中有从业30多年的资深顾问、行为组织、心理学博士、培训师等等,可以说是最强大脑的组全。作者团队研究了17000多篇文章,采访不同领域的杰出影响力领导者,发现了实现影响力的普遍规律,教你如何激励和改变他人的行为。
一、确定一个具体且可衡量的目标
要实现改变,首先要制定目标,要达成什么效果。但是很多人容易犯一个错误,目标定得太假大空。比如“提高销量”、“提升客服质量”、“改善环境卫生”等。这些目标完全没有行动的动力。确定目标时应该具体可感知,用清晰有力的话陈述出来。比如“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是这么说的,“让每一个厕所都有卫生纸”;“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换成:“我们的目标是人送上太空,再把人活着带回来”,这样是不是感觉目标变得清晰可见,想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呢 。研究发现,清晰的目标可以加速人们的脉搏频率,激发大脑思考,充分调动肌肉活动。
二、发现关键行为
改变最终要到行为上。但是,人是习惯化的动物,并不喜欢轻易改变,加上改变需要走出原来的舒适区,产生不适感和不确定性,所以变革经常不成功。我们不应该期望人们的很多行为,而应该找出那些“七寸”行为,就是那些能影响全局的关键行为。
根据“二八定律”,一两个关键行为就能撬动重大变革。比如,在美国医疗行业,每年因交叉感染导致的死亡居然成为第六大致死因。贝里克医生发现了医生不洗手就患者病房是一个关键时刻。医疗工作者的小小疏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性工作者是否用安全套是防止艾滋病扩散的关键行为;研究发现,能否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取决于夫妻之间在处理争执时采取的方式。如果经常是以这几种方式处理问题:一味指责、火上浇油、针锋相对或消极退让,那么婚姻极可能走不远。相反,如果愿意坐下来冷静沟通,那么这段婚姻很可能还有救。
那么怎样找出关键行为呢?
作者提供了四种方法:
①关注显而易见但很少实施的行为。如医生都知道洗手很重要,但是经常疏忽忘记。
②寻找关键时刻,指那些关乎成败的时刻
③向优异者学习,找出拉开差距的原因。
④注意文化壁垒。
留意那些可能违反禁忌。导致惩罚或挑战文化准则的行为。比如当面指出医生不洗手可能会有点尴尬;当场指出领导的错误决策可能会令领导不快。
三、利用六种影响力来源
你已经确定好了行动目标,也知道了实现目标的关键行为是什么,接下来就是付诸行动了。改变的路上困难重重,靠说教、靠动员可能很难见效。成功的领导者懂得利用各种影响力来源来推动改变。作者列举了6种影响力来源,包括激发个人内部动力,利用外部社会协助以及环境的促进。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某一种动力来源或组合利用几种来实现目标。
1、个人动力
——帮助人们喜欢上讨厌的事物
好的行为一般让人难受,而坏的行为让人舒服。堕落总是最不费力的,大冬天,赖床肯定比早起惬意。唤起个人动力就是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去做正确,但是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是最有效且最持久的影响动力。人们下意识地认为,一个人不做一件事,是因为那个人故意不做,是道德上的缺陷。这种错误叫做“基本归因错误”。
影响者不认为是那个人本质上的坏,没办法纠正,充其量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比如那些医生不是故意不洗手,而是频繁地出入病房,一时大意。
那如何才能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呢?
第一个方法,主动作出选择
当我们希望他人作出改变时,强迫、抱怨、命令、责难是常用的手段,但是这会引起反抗,没有人愿意被放弃自己的主权。更高明的办法是,以情感共鸣唤醒别人麻痹的道德,停止对其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让其在有限的范围内主动选择。比如,与其严防死守强行夺走孩子的手机,不如让他自己参与协商,每天玩多长时间,他自己制定的规则更容易遵守。
第二个方法,创造直接体验
说教、大道理人们已经听够了,产生了免疫,根本意识不到其重要性。那么直接体验会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它通过直观、亲临的方式让人们认识行为的真正影响,最终实现关键行为。比如带孩子去戒网瘾学校参观,以认识到网瘾的危害;NBA为了杜绝球员嫖娼,请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到球队现身说法。
第三个方法,用故事打动人心。
故事向来最得人心,有情节,有画面感的故事,比起冰冷的数字、道理,更能煽动情绪。韩国电影《熔炉》的上映,推动韩国立法,特别通过了熔炉法,加强了对未成年性侵案件的惩罚力度。讲故事也是企业营销常用的手段,一个走心的故事,胜过百万广告费。擅长讲故事的领导者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第四个方法,把苦差变成游戏。
人们为什么对游戏无法自拔?激动人心的游戏有哪些要素?
①比分 ②竞争 ③持续的提高和反馈。
如果能把需要改变的行为包装成游戏机制,将大大提高人们的参与意愿。
2,个人能力
——帮助人们做到无法做到的事
在个人动力因素中,人们的主动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光有动力还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无法成事的,个人的行为能力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上一篇:你每天能睡多长时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