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工厂招工难?
工厂,都是,工人为什么现在工厂招工难?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非难在“招”而是“留”,原因在于“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强度、时长”工厂为节约开流都会不断的以低成本招,做超负荷的活来节约成本减少开支从而达到获利,而工人在工资低、福利待遇又不好的前提下还得超负荷的付出,难免心有所累……生活与工作达不到持衡状态,自然难留住好的人才……打个比方说:一个老工人3500元每月,能做出产值一万的东西,质量有百分之八十的合格率;而两个新工人每人只需1500元每月,合起来也才3000元每月,足足少了500元每月,对于厂子老板来说成本就减少了;那两个新工人一月再怎么样也能合计做出产值一万五的东西,在这里厂子老板也是赚;老工人在福利待遇各方面肯定都要比新工人要好要高,那这里对比老板就是亏任谁都会选择新工人,成本低回报高……但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忽略了产值的合格率。看似付出了成本比较高的代价,但所得却是最优质的东西;好似以低价获利,但往往付出与损耗最多……这就好比一个种瓜一个种芝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付出太多,回报太少我亲身体会,凡是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你问他多少工资时,他们都回答不高,很低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工厂不是招人难,而是别人根本看不上他开出的低工资,但凡只要愿意提高一些工资,看看哪个厂不是爆满?富士康负面新闻多吧,依然挡不住排队进厂,为什么?就是因为工资开的高,仅此而已,所以,那些天天叫招不到人的工厂,其本质是不愿意给员工开出有竞争力的工资,现在的人都不傻,比较一下自然就知道去不去了。
说到制造业工厂工资低,肯定又有老板要说了,现在赋税这么高,哪里都要用钱,房租水电费,人工还有其他杂费开销,哪一样不花钱,本来制造业利润就低,如果再把人工成本开高了,那么每年就没剩几个钱了,我拿什么去开高工资呢?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赋税重——工厂成本高——利润低——员工工资低,直接反映出来的后果就是招不到人,很多老板都把源头赖在了赋税上,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不是!
第一,赋税高。
首先近几年中国已经在有意识的搞制造业转型,淘汰掉一些旧的落后的有污染的工厂,扶植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这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就能享受到国家的特别补贴,我本人就做过这个申请,如果拿到这个资格的话,企业缴纳的税可以从25%降低到15%,足足降了10个点,这是非常可观的,还有一些其他帮助企业减负的措施政策,都是不错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企业持续发展,盈利的同时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纳税,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所以赋税一直在减少,当然这是在很对有资格的制造业工厂来说,低端的企业直接就被汰掉了,也不用考虑招人了。
第二,然后是工厂成本这一块。
成本高能全部怪员工工资高吗?也不见得是这样。在制造业里面,人工成本占比是最多不超过总成本的20%,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如果超过20%才会影响到盈利,其他成本,比如原材料/机器设备/物流运输等才是大头,企业应该在这些方面下手去改善,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人工成本上,人工成本要不要管控?当然要控制,但不能为了单纯的节省而取故意打压员工工资,这样人都走完了,谁来帮企业盈利呢?
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很依赖有经验的员工,有些老板和HR想法很简单,四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腿的人还不好找啊?我告诉你,就现在这个情况还就是真的不好找,九五后零零后的年轻人都不愿进厂,因为他们不怎么缺钱,开心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熟练的工人至少需要2~3个月的系统培训,如果开掉再招新人,产品质量肯定会有隐患的,到时候多得事都搞出来了,得不偿失!
第三,工厂利润低。
好像现在的制造业成了利润低的代名词了,大部分确实是这样,都是帮别人贴牌代加工,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利润基本都透明了,自然是比较低的,但这也要看行业和公司实力。利润的高低是产业链位置决定了的,所以,很多处于底端的工厂,一遇到困难就拿利润低说事,好像给工人开不了有竞争的工资,全部原因在于利润低,不关老板的事,经常听到有老板说他也想给工人开高工资啊,可惜自己也挣不到几个钱,或许吧,但这样的老板不觉得自己应该反思吗?为什么他要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呢?为什么他就不能往高处走呢?遇到问题请先反思自身,不要直接甩锅。
再说了,他赚钱的时候想过下面工人的利益吗?除了华为,全中国找不到第二家有如此力度愿意分享企业红利的公司!华为一开始不也是从低端代加工通讯器材和手机起家的吗?后面成功转型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要知道华为在人员工资上是非常舍得投入的,这种政策才保障了华为在转型过程中的稳定和迅速,所以,\"利润低开不起工资\"这种说法只能是失败者逃避问题的借口。
写在最后,近几年来,制造业工厂都在喊招人难,制造业人口红利已经退尽是不争的事实,新一代年轻人也不愿意进工厂,但这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你开个3000这么低的工资怎么可能吸引得到人呢?旁边稍微有点实力的工厂开个4000就直接把人抢走了,自己没实力就不要怪别人。正确的模式应该是,企业拥有盈利能力——给员工开出有竞争力的工资——员工积极工作创造利润企业继续盈利,按照这合格模式来做工厂怎么可能难招人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上一篇:城里的小区村,住了几年不知道邻居姓什么,这是多数城里人的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